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明确提出“七个着力”的重要要求,其中包括“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世界是一座美丽的花园,这座花园不是单一文明的一枝独秀,而是多元文明的百花齐放。文明交流互鉴意指不同文明之间相互学习、彼此借鉴,通过“美人之美”以求“美美与共”。文明交流互鉴是世界历史的重要线索、当今世界的重要课题和当代中国的重要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世界历史意义。
世界是文明交流互鉴的产物
世界是文明交往的产物,世界历史正是文明交流互鉴的结果。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重要观点之一。马克思认为,“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愈来愈扩大,各民族的原始闭关自守状态则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此自发地发展起来的各民族之间的分工而消灭得愈来愈彻底,历史也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换言之,世界历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而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结果。资产阶级第一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资产阶级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每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此资产阶级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形成的闭关自守状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跨区域联系与文明间交往是贯穿人类历史的常见现象,也是当代世界形成的重要根源。古代丝绸之路初步开启了亚、欧、非三洲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1500年前后,哥伦布登陆“新大陆”、达伽马远航东方和麦哲伦环球航行等探险活动客观上推动了四大洋成为通途、五大洲摆脱孤立,全球化启动。18—19世纪,蒸汽机和电气化是工业文明兴起的标志,西方文明迅速崛起。工业文明和农业文明的碰撞、西方文明和非西方文明的遭遇是该时期文明互动的主要体现。非洲和美洲文明遭到重创,中国和印度等文明不得不开启在本土和外来、传统和现代之间的求索之道。两次世界大战和信息技术革命把20世纪的文明互动推向了空前高度。在最近的一个世纪里,西方文明持续遭遇危机,以社会主义苏联为代表的新探索对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正在逐步展现出魅力。
20世纪末,冷战结束,世界经济蓬勃发展,互联网把世界连接在一起。人们曾普遍以积极乐观的态度看待未来,“世界是平的”等概念方兴未艾。然而,经过次贷危机、英国脱欧、中美贸易战等冲击,“全球化解体”“文明冲突论”又甚嚣尘上。人们开始追问,世界应该向何处去?
追求公平公正的世界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不能唯我独尊、贬低其他文明和民族”,“认为自己的人种和文明高人一等,执意改造甚至取代其他文明,在认识上是愚蠢的,在做法上是灾难性的”。重塑公平公正的世界体系,应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要走向。
不公正和不平等是当今西方国家主导的世界体系亦即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根本弊病。这些弊病遍及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领域。政治上,霸权政治屡见不鲜,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第60届慕尼黑安全会议上公然贩卖“餐桌菜单论”。经济上,美欧国家高举关税大棒,持续打压发展中国家。文化上,“西方中心论”的各式包装产品大行其道。这些问题已被众多学者揭露和批评。20世纪60年代,拉丁美洲学者提出了依附理论,指出某些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受制于它所依附的特定发达国家的枷锁。依附造成了发展中国家持续遭受发达国家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美国学者沃勒斯坦提出了“世界体系”理论。他认为,16世纪,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开始形成。世界体系由中心、半边缘和边缘组成,中心是少数发达国家,边缘是亚非拉美广大发展中国家,半边缘介于二者之间。中心国家垄断政治权力,攫取经济利益,把持文明话语。在此体系内的文明交流互鉴,更大程度上是西方国家将自己的文明观倾灌他国,试图同化他国认知,从而在文化上建立对于西方话语体系的普遍认同。
对种族主义和东方主义的研究及批判,进一步揭露了全球思想文化交往中的不公正和不平等现象。种族主义是近代西方的思想烙印。19—20世纪欧美学者提出“文明等级论”,自诩承担所谓“白人的负担”。鼓吹文明开化的西方白人自认为不但有权统治世界,而且有义务“教化”野蛮落后的亚非拉人民,以此赋予西方列强推行帝国主义统治的合法性。阿裔美国学者萨义德深刻揭露了西方学界对东方文化的藐视,批评他们将“东方”假设并建构为异质的“他者”,并任意虚构针对“东方文化”的偏见性思维方式和认识体系。
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不公正和不平等,是近代以来欧美列强推行霸权主义历史进程的延续。回顾历史,我们不难发现,霸权主义和近代以来西方列强崛起的历史进程相伴而生,对世界人民造成深重灾难,对多元文明造成巨大摧残。19世纪,英国、法国、美国、德国、日本以及沙俄等列强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在世界各地推行殖民主义,建立殖民帝国,对殖民地人民实施残酷的政治压迫、经济剥削、文化压制甚至种族灭绝。20世纪,两大帝国主义集团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根源;德国、意大利和日本法西斯轴心国妄图征服世界的野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两大超级大国美国和苏联追逐全球霸权的竞争是冷战的根源。持续一个世纪的战争和冲突对世界各国造成了巨大伤害。
中国是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有了文化主体性,就有了文化意义上坚定的自我,文化自信就有了根本依托,中国共产党就有了引领时代的强大文化力量,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就有了国家认同的坚实文化基础,中华文明就有了和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鲜明文化特性。”
以丝绸之路为代表的和平共处的政治交往、互惠互利的经济交流和兼容并包的文化交流,是中国为文明交流互鉴作出的重大贡献。张骞通西域与郑和下西洋是古代中国和平共处国际政治交往的标志。汉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涉及中亚、南亚和西亚,通过推动外交互访,促进国际贸易,为陆上丝绸之路的畅通作出贡献。明代郑和多次远航海外,访问东南亚、南亚、西亚和东非,为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作出贡献。丝绸、瓷器和茶叶是中国古代互惠互利海外经济交流的代表。古代希腊人和罗马人把中国称为“赛里斯”,意思是丝绸之国。近代英国和法国等欧洲国家把中国称为“China”,词源可能就是瓷器。饮茶和品茶源于中国,向东传到日本,形成日本茶道,向西传入英国,形成下午茶的生活方式。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是兼容并包的文化交流著名案例。高僧玄奘前往印度学习佛法,不但翻译佛经,而且收集中亚和南亚的历史与地理知识,推动中印文化交流;高僧鉴真前往日本传播佛学,进而传播文学、书法、绘画、医药以及建筑知识,促进日本社会发展。
文明交流互鉴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追求国家独立和社会发展、寻求世界和平与国际合作中形成的宝贵经验。近代以来,林则徐和魏源等仁人志士与有识之士提出“开眼看世界”,借鉴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救亡图存。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汲取十月革命的经验,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制定正确的政策,推动中国革命走向胜利。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基于中国的基本国情,广泛吸收苏联、美国、日本、德国、法国和新加坡等国发展经验,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在国际交往中,中国始终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理念,积极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为建立更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发挥积极作用,其中包括:中国首先提出并且长期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定支持第三世界的独立,赞赏不结盟运动精神,积极支持联合国,反对霸权主义,支持多极化世界等。
“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中国式现代化”这两种理念是新时代中国在文明交流互鉴中发挥建设性作用的标志。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2015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发表讲话指出,“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在世界历史发展中,有关人类命运共同体存续的核心问题正日益成为学界的核心关切,如环境保护,特别是节能减排,中国不但在国内积极推动节能减排等环境保护工作,而且积极参与《巴黎协定》等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环境保护不仅受到我国自然科学和工程学专家的重视,而且引起社会科学学者的关注,环境史也成为历史学界的学术热点。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系统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概念。“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有关中国建设实践的系统总结,也为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中国方案”。它证实了世界历史发展多源且多元,如哈贝马斯所言,现代性依然“开放且未完成”。每一个文明都必须基于自己的历史经验和现实问题,借助文明交流互鉴,找到适合的发展目标和前进道路。
总之,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具有十分重要的世界历史意义。不同国家、不同文明要在彼此尊重中共同发展、在求同存异中合作共赢。在相互碰撞与交汇中,不同文明能够实现自我成长与创新,这既有利于避免冲突隔阂,也有助于构筑和谐、稳定的国际秩序,从而推动世界文明的共同进步和发展。
作者:孟钟捷(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中国历史学话语体系建设与国际传播基地首席专家)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