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民生动态>>
民生动态
民生为大增福祉
发布日期:2024-10-10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时强调——

  确保老区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过上幸福生活,是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底线任务。

  数读

  ●江西省已建成“5+2就业之家”线下网点1.19万个,全省城区15分钟服务圈和农村15公里就业服务网基本成型。

  ●江西省着力改革完善兜底性、基础性养老服务供给,以满足广大老年人基本养老服务需求,在城市建成社区嵌入式养老院446家、日间照料中心4458个、城市老年助餐点1898个;在农村利用闲置校园校舍等资源,建设“一老一小幸福院”424个。

  ●截至目前,全省已将368.42万低收入人口纳入动态监测范围。同时,在全国率先探索孤弃儿童区域性机构养育改革,集中优势资源新建、改扩建11家设区市儿童福利院,1098名机构养育孤弃儿童全部实现在区域性机构集中养育。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

  202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江西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确保老区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过上幸福生活,是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底线任务。”这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对老区人民的亲切关怀和深情厚爱。

  一年来,全省上下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感恩奋进,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持续增进老区人民福祉,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建设“5+2就业之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关系千家万户。一年来,我省坚持就业优先,着力稳岗扩岗,切实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全省就业形势稳中向好。

  刘中武是南昌市红谷滩区龙兴街道中堡花园小区居民,因没有技能,加上需要照顾生病的母亲,就业比较困难。当地就业专干了解情况后,对辖区岗位进行筛选,把送奶员岗位送到刘中武家中。

  “这份工作很适合我,上班时间灵活,挣钱顾家两不误。”刘中武高兴地说。这得益于我省“5+2就业之家”建设。目前,我省已建成“5+2就业之家”线下网点1.19万个,形成城区15分钟服务圈和农村15公里就业服务网,能为劳动者和企业提供精准、高效、便捷的就业公共服务。

  一年来,我省着力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城镇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的就业帮扶。一方面,优化服务平台,推出就业之家线上平台高校毕业生服务专区,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政策咨询、职业指导、求职招聘、就业帮扶、技能培训、创业指导等全过程、跨层级、跨地域、跨部门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强化就业市场供需对接,持续开展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江西)专场活动、“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等招聘活动。另一方面,做好就业帮扶,释放就业政策红利,顶格发放就业见习补贴、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等,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增添动力。

  针对近年来农民工返乡提前、返岗推后的趋势,我省扎实开展“春风行动”,大力实施农民工技能培训,发放创业贷款,引导自主创业,缓解农民工找工作难和本地企业招工难问题。今年“春风行动”中,全省共开展各类线上线下招聘会2449场,吸引308.06万人次参与。同时,我省积极帮扶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对有就业能力就业意愿未就业的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实行“一对一”帮扶。

  就业稳则人心安,就业稳则信心足。一系列稳就业“组合拳”,让更多劳动者找到工作、稳定就业,筑牢了千家万户的幸福根基。数据显示,今年1至8月,我省城镇新增就业34.58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1.40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3.85万人,新增农村转移劳动力44.93万人,创业培训5.71万人次。

  办好民生实事,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红烧排骨、茭白炒肉、清炒空心菜、茶树菇汤……一份份荤素搭配、营养美味的配餐热气腾腾。9月25日中午,分散居住在安义县石鼻镇罗田村及长均乡白沙村、观察村的61名特殊困难老人吃到了送餐员送上门的“幸福餐”。

  小山村里特殊困难老年人有了“专属”送餐员,这是我省为民办实事,解决老年人“做饭愁、吃饭难”问题,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一个缩影。

  一年来,我省着力改革完善兜底性、基础性养老服务供给,以满足广大老年人基本养老服务需求,在城市建成社区嵌入式养老院446家、日间照料中心4458个、城市老年助餐点1898个;在农村打造“党建+互助养老服务”升级版,整合利用农村闲置校园校舍等资源,建设“一老一小幸福院”424个,稳稳托起老年人的幸福。

  住有所居、居有所安,住房问题事关民生福祉。一年来,我省不断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力度,努力让更多住房困难群体实现“安居梦”。今年,我省保障性租赁住房计划开工7.51万套,截至8月底,已开工7.54万套,开工率100.4%;全省公租房计划开工1357套,截至8月底,已开工1357套,开工率100%。

  江西省还积极回应民生关切,持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加装电梯,增设养老、托育等各类社区服务设施,增设停车位、电动汽车和电动自行车充电桩,新增文化休闲、体育健身场地等设施,群众的居住品质得到显著提升。截至目前,我省共改造老旧小区5776个,惠及居民174.11万户。由于改造进度快、成效明显,我省获中央补助资金229.05亿元,户均补助标准大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江西省的民生“幸福账单”远不止于此。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升;连续17年获评全国平安建设考评优秀省;全省实现所有县(市、区)线上招生入学服务全覆盖,群众登录赣服通或江西政务服务网“一件事专区”,最快47秒就可智能获取学位……随着一个个民生期盼得到及时回应,一件件民生实事加速落地生根,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可感可及的幸福实景在赣鄱大地铺展开来。

  织密社会保障网,兜牢民生底线

  9月24日,家住峡江县马埠镇固山村的龙水根遵从医嘱在家进行康养。“我看病总共花了27万余元,通过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报销了20万元。”龙水根说,感谢党和政府防范因病致贫、返贫的好政策。这是我省织密社会保障网,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的生动体现。

  一年来,江西省持续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把民生底线兜得更牢。

  我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断提升民生保障水平。集采药价降了、基本养老金涨了、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提高了。以医疗保障为例,城乡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670元。在资助困难群众参保和医疗救助等领域,实现“免申即享”,即由以往的“人找政策”变为“政策找人”。

  社会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拓宽。我省在全国率先将被征地农民全部纳入养老保障范围;累计为190.51万名困难群众代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1.91亿元。同时,我省增加南昌、吉安、抚州3个设区市开展补充工伤保险试点,并将试点人群范围扩大到以平台企业名义提供出行、外卖、即时配送、同城货运和家政服务等劳动并获得报酬或收入的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

  一年来,我省全面深化社会救助综合改革,持续健全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截至目前,我省已将368.42万低收入人口纳入动态监测范围;城乡低保、特困人员救助标准分别达到每人每月935元、715元、1220元、930元,实现18年连涨,全省185.6万低保、特困人员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我省还在全国率先探索孤弃儿童区域性机构养育改革,集中优势资源新建、改扩建11家设区市儿童福利院,1098名机构养育孤弃儿童全部实现在区域性机构集中养育。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全省上下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目标要求,把习近平总书记对革命老区的深情牵挂转化成改善民生的实际行动,不断书写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的新篇章。

文章来源:金台资讯

上一篇:
下一篇:


友情链接
承办单位:北京市普惠公益民生研究院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甲12号D座  邮编:100036  电话:010-68007379  邮箱:cmsa@cmsa.org.cn
京ICP备202103787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095   版权所有Copyright 民生智库
智库动态
民生为大增福祉
发布日期:2024-10-10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时强调——

  确保老区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过上幸福生活,是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底线任务。

  数读

  ●江西省已建成“5+2就业之家”线下网点1.19万个,全省城区15分钟服务圈和农村15公里就业服务网基本成型。

  ●江西省着力改革完善兜底性、基础性养老服务供给,以满足广大老年人基本养老服务需求,在城市建成社区嵌入式养老院446家、日间照料中心4458个、城市老年助餐点1898个;在农村利用闲置校园校舍等资源,建设“一老一小幸福院”424个。

  ●截至目前,全省已将368.42万低收入人口纳入动态监测范围。同时,在全国率先探索孤弃儿童区域性机构养育改革,集中优势资源新建、改扩建11家设区市儿童福利院,1098名机构养育孤弃儿童全部实现在区域性机构集中养育。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

  202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江西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确保老区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过上幸福生活,是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底线任务。”这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对老区人民的亲切关怀和深情厚爱。

  一年来,全省上下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感恩奋进,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持续增进老区人民福祉,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建设“5+2就业之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关系千家万户。一年来,我省坚持就业优先,着力稳岗扩岗,切实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全省就业形势稳中向好。

  刘中武是南昌市红谷滩区龙兴街道中堡花园小区居民,因没有技能,加上需要照顾生病的母亲,就业比较困难。当地就业专干了解情况后,对辖区岗位进行筛选,把送奶员岗位送到刘中武家中。

  “这份工作很适合我,上班时间灵活,挣钱顾家两不误。”刘中武高兴地说。这得益于我省“5+2就业之家”建设。目前,我省已建成“5+2就业之家”线下网点1.19万个,形成城区15分钟服务圈和农村15公里就业服务网,能为劳动者和企业提供精准、高效、便捷的就业公共服务。

  一年来,我省着力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城镇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的就业帮扶。一方面,优化服务平台,推出就业之家线上平台高校毕业生服务专区,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政策咨询、职业指导、求职招聘、就业帮扶、技能培训、创业指导等全过程、跨层级、跨地域、跨部门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强化就业市场供需对接,持续开展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江西)专场活动、“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等招聘活动。另一方面,做好就业帮扶,释放就业政策红利,顶格发放就业见习补贴、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等,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增添动力。

  针对近年来农民工返乡提前、返岗推后的趋势,我省扎实开展“春风行动”,大力实施农民工技能培训,发放创业贷款,引导自主创业,缓解农民工找工作难和本地企业招工难问题。今年“春风行动”中,全省共开展各类线上线下招聘会2449场,吸引308.06万人次参与。同时,我省积极帮扶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对有就业能力就业意愿未就业的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实行“一对一”帮扶。

  就业稳则人心安,就业稳则信心足。一系列稳就业“组合拳”,让更多劳动者找到工作、稳定就业,筑牢了千家万户的幸福根基。数据显示,今年1至8月,我省城镇新增就业34.58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1.40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3.85万人,新增农村转移劳动力44.93万人,创业培训5.71万人次。

  办好民生实事,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红烧排骨、茭白炒肉、清炒空心菜、茶树菇汤……一份份荤素搭配、营养美味的配餐热气腾腾。9月25日中午,分散居住在安义县石鼻镇罗田村及长均乡白沙村、观察村的61名特殊困难老人吃到了送餐员送上门的“幸福餐”。

  小山村里特殊困难老年人有了“专属”送餐员,这是我省为民办实事,解决老年人“做饭愁、吃饭难”问题,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一个缩影。

  一年来,我省着力改革完善兜底性、基础性养老服务供给,以满足广大老年人基本养老服务需求,在城市建成社区嵌入式养老院446家、日间照料中心4458个、城市老年助餐点1898个;在农村打造“党建+互助养老服务”升级版,整合利用农村闲置校园校舍等资源,建设“一老一小幸福院”424个,稳稳托起老年人的幸福。

  住有所居、居有所安,住房问题事关民生福祉。一年来,我省不断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力度,努力让更多住房困难群体实现“安居梦”。今年,我省保障性租赁住房计划开工7.51万套,截至8月底,已开工7.54万套,开工率100.4%;全省公租房计划开工1357套,截至8月底,已开工1357套,开工率100%。

  江西省还积极回应民生关切,持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加装电梯,增设养老、托育等各类社区服务设施,增设停车位、电动汽车和电动自行车充电桩,新增文化休闲、体育健身场地等设施,群众的居住品质得到显著提升。截至目前,我省共改造老旧小区5776个,惠及居民174.11万户。由于改造进度快、成效明显,我省获中央补助资金229.05亿元,户均补助标准大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江西省的民生“幸福账单”远不止于此。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升;连续17年获评全国平安建设考评优秀省;全省实现所有县(市、区)线上招生入学服务全覆盖,群众登录赣服通或江西政务服务网“一件事专区”,最快47秒就可智能获取学位……随着一个个民生期盼得到及时回应,一件件民生实事加速落地生根,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可感可及的幸福实景在赣鄱大地铺展开来。

  织密社会保障网,兜牢民生底线

  9月24日,家住峡江县马埠镇固山村的龙水根遵从医嘱在家进行康养。“我看病总共花了27万余元,通过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报销了20万元。”龙水根说,感谢党和政府防范因病致贫、返贫的好政策。这是我省织密社会保障网,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的生动体现。

  一年来,江西省持续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把民生底线兜得更牢。

  我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断提升民生保障水平。集采药价降了、基本养老金涨了、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提高了。以医疗保障为例,城乡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670元。在资助困难群众参保和医疗救助等领域,实现“免申即享”,即由以往的“人找政策”变为“政策找人”。

  社会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拓宽。我省在全国率先将被征地农民全部纳入养老保障范围;累计为190.51万名困难群众代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1.91亿元。同时,我省增加南昌、吉安、抚州3个设区市开展补充工伤保险试点,并将试点人群范围扩大到以平台企业名义提供出行、外卖、即时配送、同城货运和家政服务等劳动并获得报酬或收入的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

  一年来,我省全面深化社会救助综合改革,持续健全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截至目前,我省已将368.42万低收入人口纳入动态监测范围;城乡低保、特困人员救助标准分别达到每人每月935元、715元、1220元、930元,实现18年连涨,全省185.6万低保、特困人员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我省还在全国率先探索孤弃儿童区域性机构养育改革,集中优势资源新建、改扩建11家设区市儿童福利院,1098名机构养育孤弃儿童全部实现在区域性机构集中养育。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全省上下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目标要求,把习近平总书记对革命老区的深情牵挂转化成改善民生的实际行动,不断书写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的新篇章。

文章来源:金台资讯

上一篇:
下一篇:


友情链接
承办单位:北京市普惠公益民生研究院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甲12号D座
邮编:100036 电话:010-68007379
邮箱:cmsa@cmsa.org.cn
京ICP备202103787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095
版权所有Copyright 民生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