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民生研究>>
民生研究
焦利: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具有现代化思想的人民
发布时间:2024-10-09

  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汉代王符说的一句话,“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用以说明中国要飞得高、跑得快,就得依靠全国人民的力量。这句话也适用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力量源泉,没有人民的支持和参与,中国式现代化不可能取得成功。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

  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任何历史活动都是社会主体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特色每一个都和人紧密相关。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人口规模巨大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中国式现代化将让世界上约1/5的人口过上现代化生活,真正实现现代化依靠人民、现代化造福人民、现代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的“共同”,就是倡导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再带动大部分地区、大部分人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所有人的共同富裕。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彰显人的精神品格,高扬人的主体性,不仅要实现物质生活极大丰富,而且要让人民的精神生活也丰富多彩。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生态良好与否关乎人民生活幸福感和人类可持续发展,中国式现代化重视生态问题,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体现了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理念。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不是唯我独尊、损人利己的现代化,而是同世界人民平等友爱、和平共处的现代化,是将全人类视为命运共同体,具有造福世界的天下胸怀的现代化。

  上述这五个特征说明,中国式现代化的每一个方面都离不开“人”。人是一切事业的主体,在现代化进程中,人是现代化的主体与核心,是现代化活动的实际承担者,也是现代化的终极目标。现代化的实质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前提和归宿,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力量源泉。促进人的现代化既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人的现代化关键是思想现代化

  人的现代化核心是人的素质现代化,而素质当中,思想的现代化是最重要的一部分。思想是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是人们看待事物的角度、方式和方法,涉及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思想意识、精神态度等诸多方面。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思想方法不同,对理论的建构和理解就不同,对形势的分析和判断就不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就不同,从而实践的结果也就不同。因此,思想现代化是人的现代化的关键环节。历史的伟大进步,总是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进步思想观念为先导的。思想方法是否正确对于现代化事业的兴衰成败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中国历史的发展历程生动地证明了这一点。

  近代以来,中国无数仁人志士一直在努力寻找一条救国救民的现代化道路。在器物层面,洋务运动叩开了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大门,但没能救中国;在制度层面,戊戌变法改良帝制、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但也没能救中国;直到在思想观念层面,经过新文化运动兴起和五四运动的催化,经过大规模的、深入的思想文化启蒙运动,才培养出大批有着先进思想的共产党人,在他们的带领下,中国才最终走上追求现代化的正确道路。

  现代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思想的现代化不能一劳永逸,需要不断与时俱进。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史经验的时候,邓小平同志说:“现在我们的干部中很多人不懂哲学,很需要从思想方法、工作方法上提高一步”,改革开放以来之所以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与党领导人民解放思想,大胆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息息相关。

  在实践标准的指导下,我们逐步破除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僵化刻板的印象,认识到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开辟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实事求是地认识我们所处的历史阶段,坚持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出发;破除姓“资”姓“社”的思想束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等,都是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上的重大转变。一个又一个思想大解放,推进了全面改革和对外开放,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和观念更新。正是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的转变,使我们开辟了社会主义建设新境界,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出人类文明新形态。可以说,没有思想的转变和解放,就没有中国的改革开放和这四十多年的伟大成就。

  当前,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国综合国力的较量更趋激烈,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出现一系列新的情况和问题。在深刻的社会转型期,许多老办法已经不灵,许多新办法还在探索之中,我们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层出不穷。身处复杂变化的世界环境之中,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都要求我们广大的人民在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上必须有与此相应的新的提高,以思想方法的科学化促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科学化。

  重视思想方法的学习,推动实现全民思想的现代化

  人的实践离不开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引,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否科学,是判断人的思想是否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标准。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形势越是复杂,越是要求我们学会分析,越是要求我们改进思想方法。只有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素质能力、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社会关系渐进跃升,中国式现代化才能扎实推进,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必须把推动全民思想现代化的学习放在重要地位。思想现代化的核心是客观、正确地认识世界,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能动地改造世界、整体性推进各项事业提供科学思想方法。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中国人民的现代化,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关键是思维或思想的现代化,我们党必须带领全国人民继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拓宽思路、勇于创新,加大教育力度,把科学的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的学习放在一个重要地位,结合新的实际,不断提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自觉性,提高培养科学理性、辩证创新、民主法治、系统全面等现代化思维的自觉性。不仅要使党员领导干部,而且要使尽可能多的人民群众都具有现代化的思维方式,不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现思想的现代化需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所以要有系统思维,事物是变化发展的,所以得有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要实现思维方式现代化,就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按照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观察、分析、认识和处理问题,防止和克服认识的片面性、表面化以及极端化,同时将思维方法融于工作和生活实践,始终坚持系统观念,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

  实现思想的现代化需要有开放包容的心态。现代化是一个世界范围集聚与融合现代性因素的过程,思想现代化不可能在封闭的环境中实现。一个国家只有身处一个开放的环境,才能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汲取现代性因素,使之推动现代化建设成为可能。因此,要注重开阔视野,从国内外的比较中吸收营养、拓宽思路,不能闭目塞听、坐井观天。要注重总结经验,从成功和失败的分析中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不能把已有的认识和做法绝对化、神圣化。历史证明,正是改革开放使中国从封闭走向开放,为中国走向思想现代化创造了条件。

  实现思想的现代化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突破思维定式和信息茧房,从形形色色的条条框框中解放出来,对一切事物都要采取客观分析的态度,既不能否定一切,也不能肯定一切:重视别人的经验,但是不能囫囵吞枣、照搬照抄;重视自己的经验,但是不能自负自大、固执己见。要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切都要在实践面前接受检验。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创造新理论以指导变化了的实践,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成长起来的人,才有可能是具有现代化思想的人。

  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中国式现代化在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过,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也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照搬,具体如何推进需要依靠人民的智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人民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成果,都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无论是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还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无不源自人民的智慧、人民的探索、人民的创造”。因此,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始终牢记人民群众是中国式现代化最可靠、最深厚、最持久的力量源泉,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劲动力来自具有现代化思想的人民。

[作者系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图书和文化馆副馆长]

文章来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友情链接
承办单位:北京市普惠公益民生研究院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甲12号D座  邮编:100036  电话:010-68007379  邮箱:cmsa@cmsa.org.cn
京ICP备202103787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095   版权所有Copyright 民生智库
民生研究
焦利: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具有现代化思想的人民
发布时间:2024-10-09

  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汉代王符说的一句话,“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用以说明中国要飞得高、跑得快,就得依靠全国人民的力量。这句话也适用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力量源泉,没有人民的支持和参与,中国式现代化不可能取得成功。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

  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任何历史活动都是社会主体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特色每一个都和人紧密相关。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人口规模巨大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中国式现代化将让世界上约1/5的人口过上现代化生活,真正实现现代化依靠人民、现代化造福人民、现代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的“共同”,就是倡导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再带动大部分地区、大部分人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所有人的共同富裕。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彰显人的精神品格,高扬人的主体性,不仅要实现物质生活极大丰富,而且要让人民的精神生活也丰富多彩。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生态良好与否关乎人民生活幸福感和人类可持续发展,中国式现代化重视生态问题,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体现了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理念。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不是唯我独尊、损人利己的现代化,而是同世界人民平等友爱、和平共处的现代化,是将全人类视为命运共同体,具有造福世界的天下胸怀的现代化。

  上述这五个特征说明,中国式现代化的每一个方面都离不开“人”。人是一切事业的主体,在现代化进程中,人是现代化的主体与核心,是现代化活动的实际承担者,也是现代化的终极目标。现代化的实质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前提和归宿,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力量源泉。促进人的现代化既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人的现代化关键是思想现代化

  人的现代化核心是人的素质现代化,而素质当中,思想的现代化是最重要的一部分。思想是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是人们看待事物的角度、方式和方法,涉及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思想意识、精神态度等诸多方面。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思想方法不同,对理论的建构和理解就不同,对形势的分析和判断就不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就不同,从而实践的结果也就不同。因此,思想现代化是人的现代化的关键环节。历史的伟大进步,总是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进步思想观念为先导的。思想方法是否正确对于现代化事业的兴衰成败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中国历史的发展历程生动地证明了这一点。

  近代以来,中国无数仁人志士一直在努力寻找一条救国救民的现代化道路。在器物层面,洋务运动叩开了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大门,但没能救中国;在制度层面,戊戌变法改良帝制、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但也没能救中国;直到在思想观念层面,经过新文化运动兴起和五四运动的催化,经过大规模的、深入的思想文化启蒙运动,才培养出大批有着先进思想的共产党人,在他们的带领下,中国才最终走上追求现代化的正确道路。

  现代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思想的现代化不能一劳永逸,需要不断与时俱进。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史经验的时候,邓小平同志说:“现在我们的干部中很多人不懂哲学,很需要从思想方法、工作方法上提高一步”,改革开放以来之所以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与党领导人民解放思想,大胆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息息相关。

  在实践标准的指导下,我们逐步破除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僵化刻板的印象,认识到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开辟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实事求是地认识我们所处的历史阶段,坚持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出发;破除姓“资”姓“社”的思想束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等,都是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上的重大转变。一个又一个思想大解放,推进了全面改革和对外开放,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和观念更新。正是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的转变,使我们开辟了社会主义建设新境界,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出人类文明新形态。可以说,没有思想的转变和解放,就没有中国的改革开放和这四十多年的伟大成就。

  当前,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国综合国力的较量更趋激烈,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出现一系列新的情况和问题。在深刻的社会转型期,许多老办法已经不灵,许多新办法还在探索之中,我们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层出不穷。身处复杂变化的世界环境之中,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都要求我们广大的人民在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上必须有与此相应的新的提高,以思想方法的科学化促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科学化。

  重视思想方法的学习,推动实现全民思想的现代化

  人的实践离不开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引,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否科学,是判断人的思想是否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标准。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形势越是复杂,越是要求我们学会分析,越是要求我们改进思想方法。只有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素质能力、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社会关系渐进跃升,中国式现代化才能扎实推进,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必须把推动全民思想现代化的学习放在重要地位。思想现代化的核心是客观、正确地认识世界,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能动地改造世界、整体性推进各项事业提供科学思想方法。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中国人民的现代化,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关键是思维或思想的现代化,我们党必须带领全国人民继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拓宽思路、勇于创新,加大教育力度,把科学的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的学习放在一个重要地位,结合新的实际,不断提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自觉性,提高培养科学理性、辩证创新、民主法治、系统全面等现代化思维的自觉性。不仅要使党员领导干部,而且要使尽可能多的人民群众都具有现代化的思维方式,不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现思想的现代化需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所以要有系统思维,事物是变化发展的,所以得有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要实现思维方式现代化,就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按照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观察、分析、认识和处理问题,防止和克服认识的片面性、表面化以及极端化,同时将思维方法融于工作和生活实践,始终坚持系统观念,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

  实现思想的现代化需要有开放包容的心态。现代化是一个世界范围集聚与融合现代性因素的过程,思想现代化不可能在封闭的环境中实现。一个国家只有身处一个开放的环境,才能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汲取现代性因素,使之推动现代化建设成为可能。因此,要注重开阔视野,从国内外的比较中吸收营养、拓宽思路,不能闭目塞听、坐井观天。要注重总结经验,从成功和失败的分析中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不能把已有的认识和做法绝对化、神圣化。历史证明,正是改革开放使中国从封闭走向开放,为中国走向思想现代化创造了条件。

  实现思想的现代化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突破思维定式和信息茧房,从形形色色的条条框框中解放出来,对一切事物都要采取客观分析的态度,既不能否定一切,也不能肯定一切:重视别人的经验,但是不能囫囵吞枣、照搬照抄;重视自己的经验,但是不能自负自大、固执己见。要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切都要在实践面前接受检验。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创造新理论以指导变化了的实践,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成长起来的人,才有可能是具有现代化思想的人。

  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中国式现代化在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过,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也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照搬,具体如何推进需要依靠人民的智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人民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成果,都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无论是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还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无不源自人民的智慧、人民的探索、人民的创造”。因此,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始终牢记人民群众是中国式现代化最可靠、最深厚、最持久的力量源泉,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劲动力来自具有现代化思想的人民。

[作者系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图书和文化馆副馆长]

文章来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友情链接
承办单位:北京市普惠公益民生研究院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甲12号D座
邮编:100036 电话:010-68007379
邮箱:cmsa@cmsa.org.cn
京ICP备202103787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095
版权所有Copyright 民生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