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民生动态>>
民生动态
内蒙古通辽市:让民生答卷托起“稳稳的幸福”
发布日期:2024-10-09
 

  一座幸福之城,一定有鲜明的民生底色。

  更和谐的城市、更优质的教育、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一项项民生工程的实施、一件件民生实事的完成,不断为民生“加码”、为幸福“加速”、为生活“加温”,内蒙古通辽城乡处处日新月异,处处欣欣向荣。

  近年来,通辽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改善人民生活、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解决关系人民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用高质量的民生答卷托起了百姓“稳稳的幸福”。

  多措并举夯实民生之本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牵动着千家万户。今年9月22日,以“才聚北疆职引未来”为主题的内蒙古自治区2024年秋季招聘会在通辽市成功举办。这次秋招会,是通辽市年度计划百场招聘会之一,也是今年民生实事工作目标中的一项。

  近年来,通辽市始终将就业优先战略贯穿于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2023年,全市新增城镇就业1.35万人,完成农牧民转移就业43.97万人,打造本地劳务品牌12个,率先在全区实现“零工市场”旗县全覆盖。

  今年,全市上下更是拿出“真金白银”稳就业:印发《通辽市推进公共就业服务领域提标提速提效实施方案》,推进公共就业服务“提标、提速、提效”;落实延续失业保险援企稳岗政策举措,截至6月底,全市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4.81万人。为276家企业发放稳岗返还资金345.42万元,稳定企业岗位8271人;加强创业扶持,目前已开展创业培训1269人,培训后成功创业743人,创业带动就业873人。

  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

  健康是幸福生活最重要的指标。从日益完善的医疗人才培养体制,到公立医院综合改革,通辽市在医疗队伍和医疗体系建设上持续进步。目前,全市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实现全覆盖,急诊急救“三大中心”实现县域全覆盖,自治区级卫生嘎查村全市全覆盖。

  为办好养老这件民生大事,近年来,通辽市把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不断满足老年人持续增长的养老服务作为主要工作,全面落实推动养老服务发展各项政策,初步构建了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目前,全市共建成22个街道级养老服务中心,积极建设社区级养老服务站58所,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覆盖率达到100%。

  住房问题一直是民众关心的焦点。通辽市坚持把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作为一项重要民生工作来抓,出台《通辽市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实施意见》,细化了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在土地、财政、税费、水电气价格、金融等方面的支持政策。据统计,通辽市已累计建设公租房26762套,累计发放租赁补贴29946户。

  织密兜牢民生保障网

  “今年我的医保村集体补助了380元,我只交了20元。年初生病住了10多天院,花了4600元,医保报销2300元,出院后办理了慢病,又给我报销了一笔药费,党的医保政策真是太好了。”红星街道潘家窑社区66岁的李红丽高兴地说。

  她口中的村集体补助,是通辽市在全区率先实施的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嘎查村、社区集体补助模式,用集体“钱包”补贴群众医保。2024年,全市168个嘎查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为7.75万群众缴纳医保费2100余万元,实现了低收入人口医保参保“零遗漏”,全民参保率稳居95%以上。

  实施基本养老保险“千村覆盖”工程是通辽市二十项民生实事之一。截至目前,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97.83万人,其中1000个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全覆盖嘎查村(社区)已参保49.91万人,参保率96.43%。

  近年来,通辽市持续建设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民生保障网逐步织密兜牢。促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扩大覆盖面,全力实现应保尽保。为兜牢民生底线,持续为低保对象、特困人员、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成员、重度残疾人员等代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费。今年1——7月份,全市民政系统社会福利支出1.67亿元。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支出1.29亿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支出3.8亿元。

  从城市到乡村,从吃、穿、住到用、行、学,从解决“民生之盼”到实现“民生之变”,通辽市用小实事累积成大民生,让发展成果惠及每一位百姓,交出了一份高质量的民生答卷。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上一篇:
下一篇:


友情链接
承办单位:北京市普惠公益民生研究院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甲12号D座  邮编:100036  电话:010-68007379  邮箱:cmsa@cmsa.org.cn
京ICP备202103787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095   版权所有Copyright 民生智库
智库动态
内蒙古通辽市:让民生答卷托起“稳稳的幸福”
发布日期:2024-10-09
   

  一座幸福之城,一定有鲜明的民生底色。

  更和谐的城市、更优质的教育、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一项项民生工程的实施、一件件民生实事的完成,不断为民生“加码”、为幸福“加速”、为生活“加温”,内蒙古通辽城乡处处日新月异,处处欣欣向荣。

  近年来,通辽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改善人民生活、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解决关系人民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用高质量的民生答卷托起了百姓“稳稳的幸福”。

  多措并举夯实民生之本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牵动着千家万户。今年9月22日,以“才聚北疆职引未来”为主题的内蒙古自治区2024年秋季招聘会在通辽市成功举办。这次秋招会,是通辽市年度计划百场招聘会之一,也是今年民生实事工作目标中的一项。

  近年来,通辽市始终将就业优先战略贯穿于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2023年,全市新增城镇就业1.35万人,完成农牧民转移就业43.97万人,打造本地劳务品牌12个,率先在全区实现“零工市场”旗县全覆盖。

  今年,全市上下更是拿出“真金白银”稳就业:印发《通辽市推进公共就业服务领域提标提速提效实施方案》,推进公共就业服务“提标、提速、提效”;落实延续失业保险援企稳岗政策举措,截至6月底,全市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4.81万人。为276家企业发放稳岗返还资金345.42万元,稳定企业岗位8271人;加强创业扶持,目前已开展创业培训1269人,培训后成功创业743人,创业带动就业873人。

  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

  健康是幸福生活最重要的指标。从日益完善的医疗人才培养体制,到公立医院综合改革,通辽市在医疗队伍和医疗体系建设上持续进步。目前,全市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实现全覆盖,急诊急救“三大中心”实现县域全覆盖,自治区级卫生嘎查村全市全覆盖。

  为办好养老这件民生大事,近年来,通辽市把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不断满足老年人持续增长的养老服务作为主要工作,全面落实推动养老服务发展各项政策,初步构建了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目前,全市共建成22个街道级养老服务中心,积极建设社区级养老服务站58所,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覆盖率达到100%。

  住房问题一直是民众关心的焦点。通辽市坚持把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作为一项重要民生工作来抓,出台《通辽市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实施意见》,细化了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在土地、财政、税费、水电气价格、金融等方面的支持政策。据统计,通辽市已累计建设公租房26762套,累计发放租赁补贴29946户。

  织密兜牢民生保障网

  “今年我的医保村集体补助了380元,我只交了20元。年初生病住了10多天院,花了4600元,医保报销2300元,出院后办理了慢病,又给我报销了一笔药费,党的医保政策真是太好了。”红星街道潘家窑社区66岁的李红丽高兴地说。

  她口中的村集体补助,是通辽市在全区率先实施的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嘎查村、社区集体补助模式,用集体“钱包”补贴群众医保。2024年,全市168个嘎查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为7.75万群众缴纳医保费2100余万元,实现了低收入人口医保参保“零遗漏”,全民参保率稳居95%以上。

  实施基本养老保险“千村覆盖”工程是通辽市二十项民生实事之一。截至目前,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97.83万人,其中1000个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全覆盖嘎查村(社区)已参保49.91万人,参保率96.43%。

  近年来,通辽市持续建设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民生保障网逐步织密兜牢。促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扩大覆盖面,全力实现应保尽保。为兜牢民生底线,持续为低保对象、特困人员、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成员、重度残疾人员等代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费。今年1——7月份,全市民政系统社会福利支出1.67亿元。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支出1.29亿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支出3.8亿元。

  从城市到乡村,从吃、穿、住到用、行、学,从解决“民生之盼”到实现“民生之变”,通辽市用小实事累积成大民生,让发展成果惠及每一位百姓,交出了一份高质量的民生答卷。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上一篇:
下一篇:


友情链接
承办单位:北京市普惠公益民生研究院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甲12号D座
邮编:100036 电话:010-68007379
邮箱:cmsa@cmsa.org.cn
京ICP备202103787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095
版权所有Copyright 民生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