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民生研究>>
民生研究
王莹:深化文化交流 实现共同进步
发布时间:2024-09-24

  9月19日,2024年北京文化论坛开幕。活动围绕“传承·创新·互鉴”的永久性主题和“深化文化交流实现共同进步”的年度主题,开展一系列内容丰富的主题活动,为来自全球各地的嘉宾搭建了促进文化交流、深化文明互鉴的一流平台。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

  两千多年前,中国古代哲学家就在经典著作《中庸》中指出:“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样的观点同样可以用来理解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不同的民族、国家在各自生存环境中创造出不同的文明,每一种文明都凝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非凡智慧和精神追求,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

  纵观人类文明长河,古埃及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古印度文明、中华文明都引领了文明潮流,彰显了独特魅力。不同文明经历从相互尊重到相互理解、相互认同,再到优势互补、互学互鉴。历史证明,文明的活力在于交往交流交融。不同文明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可以消除文明隔阂、祛魅文明优越、调解文明冲突,不仅推动了人类文明进步,还为世界和平发展注入重要力量。

  譬如,中国汉代使者张骞两度出使西域,打通了贯穿东西方的古丝绸之路,向西域传播了中华文化,也引进了葡萄、苜蓿、石榴、胡麻、芝麻等西域文化成果,双方间的经贸往来和人文交流延续千年之久,至今仍影响深远。作为中国历史上对外交流的活跃期,唐代中国通使交好的国家多达70多个,在彼时的都城长安里,来自各国的使臣、商人、留学生云集成群。明末清初,中国人积极学习现代科技知识,欧洲的天文学、医学、数学、几何学、地理学知识纷纷传入中国,开阔中国人的知识视野。之后,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更是频繁展开,学习、消化、融合、创新……绘就一幅幅瑰丽的人类文明的历史画卷。

  同样,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也在与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对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还为人类文明事业发展注入中国力量。例如,中国的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四大发明带动了世界变革,推动了欧洲文艺复兴;中国哲学、文学、医药、丝绸、瓷器、茶叶等传入西方,融入西方民众日常生活之中……这些都足以说明,“文明互鉴”是文明互惠,是互通有无,是共同发展。

  积极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展现中华文明的历史担当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追求和而不同、美美与共。因此,即便在今天,中国仍致力于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谐共处,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

  2023年,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明确提出并深刻阐释以“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为主要内容的“全球文明倡议”。这是继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之后中国提出的又一新理念、新方案、新成果,是站在历史前进的十字路口深刻回应“不同文明如何相处、人类文明何去何从”等重大问题的中国答案。全球文明倡议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文明发展领域的生动呈现,从历史与现实相贯通、世界与中国相关联、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宽广视角,为维护人类文明多样性指明方向,对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具有重要意义,为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和繁荣世界文明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展现出中国共产党的全球视野与使命担当。

  在中华文明的发展演进历程中,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精神,不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激活其创造力和生命力。根植于中华文明土壤的全球文明倡议,是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中国方案。它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继承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礼之用,和为贵”的道德理念,“天下为公”“天下一家”的社会理想,“厚德载物”“和而不同”的宽容品格,“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交往之道等,深刻体现了中华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

  中国在与其他文明交往的过程中始终秉持开放包容的理念,推动各种文明和谐共处。一方面,不断完善文明交流对话机制,积极搭建文明对话平台。通过举办博鳌亚洲论坛、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中国—阿拉伯国家政党对话会、中国-中亚峰会、中非文明对话大会、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等形式与载体,为世界各国文明对话合作提供平台,向全球传达了中国的文明交往理念,达成《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北京宣言》《中拉文明对话论坛北京宣言》等成果。另一方面,秉持“和而不同”的价值取向,尊重他国优秀文化。例如,中国援助柬埔寨开展文物保护修复工程,与沙特阿拉伯、老挝等国家联合组成考古队,共同探索当地文明遗迹。

  丰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路径,实现世界文明共同进步

  世界是一个开放包容的文明体系,文明只有在交流互鉴、兼收并蓄的基础上才能历久弥新。一方面,当今世界人类交往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深入、更广泛,各国相互联系和彼此依存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频繁、更紧密;另一方面,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人类又一次站在关键抉择的历史路口。国际社会共同努力开创世界各国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意义。

  “文明互鉴”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一致性,即人类只有同舟共济,各取所长,才能“合作共赢”。一直以来,中国始终深刻把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在要求和文明使命,推动各国人民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条人间正道上携手前行。如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良渚论坛、中国网络文明大会、文明古国论坛等,向世界展现中国为促进人类文明发展而努力的博大胸怀和责任担当,为把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而照亮文明大道。

  同时,我们要认识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历史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帆风顺,需要世界各国各地区继续加强合作与互鉴。一是努力打造全球文明对话交流平台。要立足各国需求,进行国际文明交流的顶层设计,建立国际性的合作机制,以会议、论坛、研讨会等形式提供多层次、宽领域的文明交流平台。二是加强双边及多边文化合作机制建设。首先,积极探索对外文明交流形式,为推动双边及多边关系健康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其次,与其他国家以签署合作协定等形式确定文化合作机制,激发中外民众相互了解及相互认知。再次,通过成立文明互鉴中心、设立孔子学院、与多个国家互设文化中心等形式,开展各类文化交流活动,为海外群体了解中国文化和社会生活搭建平台。

  纵观历史,中华文明以其愈发强大的国际影响力、文化感召力,架起一座座桥梁,让世界各国人民实现交流对话、团结合作、互利共赢。面向未来,中国兼具中华文明承载者与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典范的双重属性,肩负着“构建更加公平、合理、正义的世界新秩序,引领文明包容共存的前进方向,带动引领广大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因此,我们要在建设文化强国的道路上更加勇毅地前行,让中华文化之花在世界民族之林绽放得更加绚丽多姿。

(王莹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文章来源:光明网



友情链接
承办单位:北京市普惠公益民生研究院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甲12号D座  邮编:100036  电话:010-68007379  邮箱:cmsa@cmsa.org.cn
京ICP备202103787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095   版权所有Copyright 民生智库
民生研究
王莹:深化文化交流 实现共同进步
发布时间:2024-09-24

  9月19日,2024年北京文化论坛开幕。活动围绕“传承·创新·互鉴”的永久性主题和“深化文化交流实现共同进步”的年度主题,开展一系列内容丰富的主题活动,为来自全球各地的嘉宾搭建了促进文化交流、深化文明互鉴的一流平台。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

  两千多年前,中国古代哲学家就在经典著作《中庸》中指出:“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样的观点同样可以用来理解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不同的民族、国家在各自生存环境中创造出不同的文明,每一种文明都凝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非凡智慧和精神追求,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

  纵观人类文明长河,古埃及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古印度文明、中华文明都引领了文明潮流,彰显了独特魅力。不同文明经历从相互尊重到相互理解、相互认同,再到优势互补、互学互鉴。历史证明,文明的活力在于交往交流交融。不同文明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可以消除文明隔阂、祛魅文明优越、调解文明冲突,不仅推动了人类文明进步,还为世界和平发展注入重要力量。

  譬如,中国汉代使者张骞两度出使西域,打通了贯穿东西方的古丝绸之路,向西域传播了中华文化,也引进了葡萄、苜蓿、石榴、胡麻、芝麻等西域文化成果,双方间的经贸往来和人文交流延续千年之久,至今仍影响深远。作为中国历史上对外交流的活跃期,唐代中国通使交好的国家多达70多个,在彼时的都城长安里,来自各国的使臣、商人、留学生云集成群。明末清初,中国人积极学习现代科技知识,欧洲的天文学、医学、数学、几何学、地理学知识纷纷传入中国,开阔中国人的知识视野。之后,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更是频繁展开,学习、消化、融合、创新……绘就一幅幅瑰丽的人类文明的历史画卷。

  同样,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也在与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对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还为人类文明事业发展注入中国力量。例如,中国的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四大发明带动了世界变革,推动了欧洲文艺复兴;中国哲学、文学、医药、丝绸、瓷器、茶叶等传入西方,融入西方民众日常生活之中……这些都足以说明,“文明互鉴”是文明互惠,是互通有无,是共同发展。

  积极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展现中华文明的历史担当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追求和而不同、美美与共。因此,即便在今天,中国仍致力于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谐共处,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

  2023年,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明确提出并深刻阐释以“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为主要内容的“全球文明倡议”。这是继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之后中国提出的又一新理念、新方案、新成果,是站在历史前进的十字路口深刻回应“不同文明如何相处、人类文明何去何从”等重大问题的中国答案。全球文明倡议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文明发展领域的生动呈现,从历史与现实相贯通、世界与中国相关联、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宽广视角,为维护人类文明多样性指明方向,对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具有重要意义,为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和繁荣世界文明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展现出中国共产党的全球视野与使命担当。

  在中华文明的发展演进历程中,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精神,不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激活其创造力和生命力。根植于中华文明土壤的全球文明倡议,是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中国方案。它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继承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礼之用,和为贵”的道德理念,“天下为公”“天下一家”的社会理想,“厚德载物”“和而不同”的宽容品格,“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交往之道等,深刻体现了中华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

  中国在与其他文明交往的过程中始终秉持开放包容的理念,推动各种文明和谐共处。一方面,不断完善文明交流对话机制,积极搭建文明对话平台。通过举办博鳌亚洲论坛、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中国—阿拉伯国家政党对话会、中国-中亚峰会、中非文明对话大会、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等形式与载体,为世界各国文明对话合作提供平台,向全球传达了中国的文明交往理念,达成《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北京宣言》《中拉文明对话论坛北京宣言》等成果。另一方面,秉持“和而不同”的价值取向,尊重他国优秀文化。例如,中国援助柬埔寨开展文物保护修复工程,与沙特阿拉伯、老挝等国家联合组成考古队,共同探索当地文明遗迹。

  丰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路径,实现世界文明共同进步

  世界是一个开放包容的文明体系,文明只有在交流互鉴、兼收并蓄的基础上才能历久弥新。一方面,当今世界人类交往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深入、更广泛,各国相互联系和彼此依存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频繁、更紧密;另一方面,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人类又一次站在关键抉择的历史路口。国际社会共同努力开创世界各国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意义。

  “文明互鉴”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一致性,即人类只有同舟共济,各取所长,才能“合作共赢”。一直以来,中国始终深刻把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在要求和文明使命,推动各国人民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条人间正道上携手前行。如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良渚论坛、中国网络文明大会、文明古国论坛等,向世界展现中国为促进人类文明发展而努力的博大胸怀和责任担当,为把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而照亮文明大道。

  同时,我们要认识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历史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帆风顺,需要世界各国各地区继续加强合作与互鉴。一是努力打造全球文明对话交流平台。要立足各国需求,进行国际文明交流的顶层设计,建立国际性的合作机制,以会议、论坛、研讨会等形式提供多层次、宽领域的文明交流平台。二是加强双边及多边文化合作机制建设。首先,积极探索对外文明交流形式,为推动双边及多边关系健康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其次,与其他国家以签署合作协定等形式确定文化合作机制,激发中外民众相互了解及相互认知。再次,通过成立文明互鉴中心、设立孔子学院、与多个国家互设文化中心等形式,开展各类文化交流活动,为海外群体了解中国文化和社会生活搭建平台。

  纵观历史,中华文明以其愈发强大的国际影响力、文化感召力,架起一座座桥梁,让世界各国人民实现交流对话、团结合作、互利共赢。面向未来,中国兼具中华文明承载者与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典范的双重属性,肩负着“构建更加公平、合理、正义的世界新秩序,引领文明包容共存的前进方向,带动引领广大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因此,我们要在建设文化强国的道路上更加勇毅地前行,让中华文化之花在世界民族之林绽放得更加绚丽多姿。

(王莹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文章来源:光明网

友情链接
承办单位:北京市普惠公益民生研究院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甲12号D座
邮编:100036 电话:010-68007379
邮箱:cmsa@cmsa.org.cn
京ICP备202103787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095
版权所有Copyright 民生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