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民生动态>>
民生动态
山城迎巨变 民生谱新篇——数说建国75周年怀化民生发展
发布日期:2024-09-05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75年栉风沐雨,75年砥砺前行。怀化从“榆树湾小镇”蜕变成为复合型国家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和省级森林城市创建全覆盖市,在奋力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战略门户城市和五省边区生态中心城市的过程中逐步展现化茧成蝶的美丽。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综合实力显著提升、民生福祉明显增进,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交通提质提速,铺就民生发展坦途

  自古以来,怀化就有“滇黔门户”“全楚咽喉”之称,但境内武陵山脉、雪峰山脉纵横,地形地质条件极为复杂,交通条件落后。1949年,怀化境内仅有5条简易公路,通车里程仅648公里。随着1978年湘黔、枝柳铁路相继建成在怀化形成十字型贯通,怀化就从“榆树湾”小渔村成长为“火车拖来的城市”,“后发效应”持续显现,特别是撤地设市以来,怀化交通建设突飞猛进。2007年邵怀、怀新高速公路相继竣工通车后,杭瑞高速怀化段、沪昆高速怀化段、包茂高速怀化段、常吉高速沅陵段、娄怀高速怀化段等相继通车,在市内形成了“一纵三横一环”高速公路骨架网;2014年底,沪昆高铁怀化段建成通车,怀化进入“高铁时代”;2018年底怀邵衡铁路(怀化段)建成通车,境内铁路由原来的3条铁路增加到5条,正线总长度由1978年的451公里增加到890.2公里,其中高铁235.5公里,铁路运输网由原来的“大”字形发展成为准“米”字形格局;芷江机场自2005年12月19日正式通航,之后航线不断增加,2015年升级为C级机场,运营航线增至8条,通航城市达13个;2022年新年伊始,“怀化—万象”国际货运列车开通,这是我国中部地区首列始发开往东盟地区的国际货运列车,助力怀化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构建对接融入RCEP的“大平台”。全市形成了普铁、高铁高速、普通公路、航空、航运“六位一体”的综合交通格局,实现了从“区域性交通枢纽”到“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的转变。快速发展的现代立体交通网,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多样化的交通选择和体验,为怀化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重要的基础条件。

  经济总量攀升,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解放前,怀化百业待兴,经济极端落后。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经济社会建设大力推进,怀化经济总量不断攀升。1950年,怀化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仅为1.69亿元,1978年达到10.79亿元,1994年突破百亿大关,2012年跨上千亿台阶,2023年全市经济总量达到1948.52亿元。新中国成立初期,怀化经济主要以小农经济和手工作坊为主,发展速度较慢,1952-1977年年均仅增长4.9%,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1978-2018年年均增长14.8%,撤地设市25年来,怀化经济依然保持了两位数的快速增长,1998-2023年怀化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2%,“十五”、“十一五”、“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速分别增长10.4%、18.7%和10.5%。近年来,因人口红利逐渐消退、能源环境瓶颈制约加剧,以及前期“粗放型”增长带来的产能过剩亟需调整等因素影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的换挡期,“十三五”期间怀化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回落到5.4%。

  综合实力不断提升的同时,怀化产业结构也不断优化。1951-1953年,全市顺利完成土地改革,极大释放了农业生产活力,1949-1970年,第一产业占比均超70%,农业是国民经济的绝对支柱;1964年以后,怀化作为中央确定的三线建设重点地区之一,投资总额大幅增加,伴随湘黔、枝柳铁路开工建设,以军工、电子、制药为重点的二十余家大中型骨干企业陆续投入建设,带动了本地工业的快速发展;1978年后工业进入改革发展新时期,怀化逐步走出一条以本地资源加工利用为主要特色的发展路子;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怀化确定了“构筑商贸物流中心,建设五省边区生态中心城市”发展战略,着力转方式、调结构,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近年来更是抢抓战略机遇,科学把握相对优势和资源禀赋,现代商贸物流、生态文化旅游、医药健康等产业特色打造愈发鲜明。第一产业占比逐步下降,二、三产业逐渐兴起。1949-1986年,三次产业结构总体呈现“一二三”产业顺序,1988-1997年为“一三二”,1998-2002年为“三一二”,2003年之后表现为“三二一”。75年来三次产业结构由1949年的73.8:11.3:14.9调整为2023年的15.0:30.2:54.8,第一产业比重大幅下降58.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18.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大幅提升39.9个百分点。

  粮食安全稳筑,综合生产能力提升

  粮丰农稳安天下,粮食生产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生活、稳定物价、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和社会大局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怀化始终把粮食生产放在重要的战略地位。新中国成立初期,怀化农业生产基础单薄,以分散粗放的小农经济为主,1949年怀化粮食产量51.45万吨,人均粮食产量242公斤,无法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上世纪50-70年代,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推进了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粮食生产有了一定发展,1978年粮食产量为130.95万吨。建国之后至改革开放之初(1949—1978年),怀化粮食产量年均增长2.16%。改革开放以来,全国范围内建立和完善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启动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彻底取消农业税,建立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怀化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山区特色农业,促进粮食产量快速增长。2012年怀化粮食产量达182.26万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跃上新台阶。党的十八大以来,怀化有效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工作要求,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全面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宜机化改造,大力推广良田、良种、良法等关键技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巩固提升。怀化粮食单产从2012年的384.89公斤/亩增加至2023年的424.25公斤/亩,增加了39.35公斤/亩,增幅达10.22%;2023年怀化粮食总产量达196.18万吨,较2012年增长7.64%,近5年来,怀化粮食产量持续稳定在190万吨以上。

  就业结构优化,就业质量显著改善

  怀化地处雪峰与武陵山脉纵横的山区,1949年建国时城镇化率仅为7.88%,三次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占比73.8%,劳动人口中从事农林牧渔生产的占绝对多数。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建立登记失业制度,即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待业登记”。1994年党的十四大提出要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中国劳动用工制度发生重大变化,政府不再统一分配和安置就业,企业和劳动者开始进行双向选择。于是“待业登记”更名为“失业登记”,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至本世纪初,受国有企业改制导致的“下岗潮”,三线企业搬迁影响和落后产业产能淘汰等因素影响,怀化地区的城镇就业形势一度严峻,登记失业率处于高位徘徊,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01年年末全市城镇从业人员为25.50万人,各类企业下岗职工人数达6.6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高达5.7%。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2005年后怀化的就业压力逐步缓解,登记失业率逐步稳定在4%左右。2015年以来,伴随着全市经济发展不断向纵深推进,怀化的劳动就业环境逐步优化,登记失业率呈现逐年走低趋势,截至2019年,全市年末常住总人口498.3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44.35万人,农村人口253.98万人,城镇化率为49.03%。2019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员4.0万人,同比增长11.8%,失业人员再就业1.8万人,登记失业率由2015年的4.25%逐步降低至2019年的2.7%。登记失业率作为一项沿袭自计划经济时代的失业统计指标,在一定历史时期为社会经济形势研判和政策参考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我国经济与国际全面接轨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登记失业率指标越来越难以客观反映社会就业形势,调查失业率作为衡量就业情况的指标开始登上历史舞台。自2019年劳动力调查正式开展以来,怀化城镇调查失业率稳定在5.5%左右,总体与全省平均水平保持一致。

  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是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必由之路,也是提高全民就业质量、优化就业结构的重要途径。2023年,怀化城镇化率已提升至50.04%,城乡结构已发生根本性变革,彰显了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分城乡来看,城镇就业比重不断增长,1999年怀化城镇就业人员仅占全市就业人数17.8%,大部分劳动者在乡村就业;随着国民经济的逐步恢复特别是工业化进程加快,吸引了大量农村劳动力到城镇就业,2022年怀化城镇就业人员达99.53万人,占全市就业人员比重升至44.5%;撤地建市来的24年间,怀化城镇就业比重增加26.7个百分点。分产业来看,2022年全市第一产业从业人员65.74万人,比1999年减少114.46万人;第二产业从业人员50.79万人,比1999年增加22.99万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不断增加,2016年超越第一产业成为吸纳就业的主渠道,2022年达107.35万人,比1999年增加50.75万人。就业结构由1999年的68.1:10.5:21.4,转变为29.36:22.69:47.95,实现了由“一、三、二”向“三、一、二”的转变。就业结构的优化让劳动者素质技能得到提升,也带来收入的稳步增长,2012年怀化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35217元,2022年上涨至55492元,年均增长率为5.8%。

  收入稳步增长,居民消费品质升级

  城乡居民收入显著提高。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缓慢恢复,居民收入水平较低。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怀化,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发展,居民生活得到极大改善和提高。1978年到2012年,怀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92元增加到5024元,增长54.6倍,年均增长12.5%。35年的时间里,怀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在1979年突破百元关口,达到129元,1995年迈过千元大关,达到1084元,并在2012年突破5000元高点,达到5024元。1988年到2012年,怀化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010元增长到15666元(没有1988年以前的怀化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增长15.5倍,年均增长12.1%。200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5000元关口即达到5163元,2008年突破万元大关,达到10026元,2012年增长到人均15666元。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怀化城乡居民收入也进入到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2013年(全国城乡住户调查一体化改革后按新口径计算公布居民收支数据的第一年)怀化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022元,到2023年全体居民收入已达到24555元,增长了2.45倍,年平均增长9.4%。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3年的17632元增长到2023年的35945元,增长了2.04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3年的5849元增长到2023年的15352元,增长了2.62倍,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快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2013年的3.01缩小至2.34。

  居民生活品质不断改善。随着收入的较快增长,居民消费能力显著提升,生活质量改善明显。改革开放以后到十八大以来,怀化居民消费结构从生存型迈向发展型,越来越多的居民开始享受型消费。1988年,怀化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52.7%,1998年变化为47.2%,到了2023年降低到30.1%。恩格尔系数的变化见证着城镇居民生活的变迁,展现了居民生活改善的美好趋势。2023年怀化全体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已达到18866元,比2013年增长了2.53倍,年平均增长9.7%。怀化居民居住条件更舒适,2013年怀化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只有33.1平方米,到2023年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45.8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55.2平方米。2013年怀化居民每百户拥有洗衣机61.63台、电冰箱75.59台,到2023年增加至每百户拥有洗衣机95.92台、电冰箱102.07台,分别增长了55.6%和35.0%。居民对发展型消费更重视,2013年怀化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838元,占人均生活消费总支出的11.3%,2023该项支出达到2936元,增长了3.5倍,其占人均生活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也提高到15.6%。近年来随着居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逐步提高,旅馆住宿、美容美发等享受型消费越来越普遍。2013年至2023年,怀化居民人均其他用品及服务支出从143元增长到424元,增长了近3倍,年平均增长11.5%,远远高于同期消费整体增速。

  价格改革完善,物价运行趋于平稳

  改革开放是全国物价波动的一个分水岭,改革前后物价呈现出明显的差别。从建国到改革开放前三十年,全国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政府通过直接干预价格,确保了物价的相对稳定。1978年改革开放后,国家的价格体系开始逐步放开,以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提高为开端标志,全国范围内经历了多种价格机制演变,从历年来物价波动情况来看,怀化成功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渡,物价从高位运行大幅波动走向平稳运行温和增长的态势。怀化物价总水平(1994年之前为职工生活费用价格指数,之后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自1988年来的36年间累计上涨4.95倍,年均上涨4.54%。

  从价格改革的进程来看,1985年起粮棉价格由统购价和超购加价改为合同定购,定购以外的粮食可自由上市,1988年出现了“抢购”风潮,市场物价被推至高点,这一年怀化CPI涨幅高达20.2%。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价格改革的步伐明显加快,大部分商品及生产要素价格被放开,同时按市场机制调整交通、教育、医疗等服务价格,加上竞相攀比的房地产热、开发区热、集资热等问题,导致通货膨胀的形成。1992-1997年是怀化历年来波动幅度最大的一次物价周期,价格累计上涨72.3%,年均上涨12.1%,峰值就出现在1994年,CPI比上年上涨20.6%,为历史最高点。1998《价格法》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进入市场价格管理法制化的新阶段,市场物价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因同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国际输入性通货紧缩压力不断加大,导致国内需求不足,物价水平持续低迷。1998-2002年,连续5年CPI波动幅度在0.5%以内。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国内市场更加开放,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价格的变动开始影响我国的市场物价走势,2004年在国际粮食、原油价格上涨的带动下,怀化物价上涨5.4%;2009年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国际大宗商品期货价格从高位快速回落,国内物价随之迅速回落,怀化CPI较上年下跌0.5%。2010、2011年,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恢复性上涨的拉动下,怀化CPI强势反弹,分别上涨3.7%和6.0%。党的十八大后,在《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推动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不断完善,基本形成了国家宏观调控下主要由市场主导价格的新机制。即使因2019下半年“非洲猪瘟”蔓延和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发的影响,带动物价以猪肉为代表的食品类价格结构性上涨,但因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稳价保供措施,2012-2023年的12年间,怀化物价指数总体趋于平稳,均控制在3%以内。价格宏观调控体系趋于合理,调控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促进了怀化经济发展,同时也保证了居民生活稳定和生活质量的提升。

  实现全面小康,脱贫成果持续巩固

  新中国成立至上世纪七十年代,城乡居民生活有所改善,但农村贫困问题始终突出。作为武陵山集中连片扶贫攻坚主战场,怀化始终将扶贫工作与改革一同推进和落实,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怀化市委市政府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举全市之力锐意攻坚、精准施策,积极探索“四跟四走”新思路,全面推进驻村帮扶、结对帮扶和社会帮扶,通过深入开展金融扶贫、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园区扶贫和生态移民扶贫,2020年全市87.07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024个贫困村全部出列、13个县市区全部摘帽;全面小康总体实现程度由2017年初的88.1%提高到2020年底的97.5%,地区生产总值、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前实现翻一番,与全国同步迈进全面小康社会。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后,又按要求设立5年过渡期,着力从解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为重点转向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从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转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2023年全市实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精准帮扶防返贫对象5.08万人,2.38万人消除返贫风险,新建后扶产业园区(创业孵化基地基地)27个,建成后扶产业项目144个,34.42万脱贫人口实现稳定就业;分别发放乡村振兴重点领域贷、普惠型涉农贷、脱贫人口小额贷48.1亿元、38.15亿元、4.1亿元。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村庄规划编制覆盖率达91.2%,建成农村配电网线路1862公里,新建农村公路292公里、安防设施349公里,完成改厕3.16万个,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由2020年末的78.9%提高到91.3%,和美乡村建设深入实施,脱贫成效持续巩固拓展。

  民生福祉增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新中国成立初期,财政收入十分拮据,1951年怀化财政收入仅192万元。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活力不断迸发,财政收入不断增加,1978年全市财政收入突破亿元达1.17亿元,1991年较1978年翻了近两番达4.08亿元,1997年突破10亿元,2012年跨上100亿台阶,2022年达158.37亿元,是1978年的135倍。财政收入的增加,对加强社会保障、切实改善民生等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民生工作,持续加强支持力度,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怀化财政民生支出占比保持在75%以上。怀化教育、医疗卫生事业全面发展,社会保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完善,让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怀化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教育事业得到蓬勃发展。改革开放后,怀化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教育教学设施明显改善,师资力量不断增强,教育普及程度明显提高,城乡免费九年义务教育全面实现。普通高等学校由1971年的1所增至2023年的4所,其中本科院校2所,专科和高职院校各1所,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由1971年的0.08万人增至2023年的6.34万人;普通中学由1950年的25所增加至2023年的416所,在校人数由0.05万人增加至2023年的29.2万人;小学在校人数由1950年的16.2万人增加至2023年的37.4万人;各类学校教职员工由于1950年的6031人增加至2023年的6.8万人,其中专任教师5.7万人。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全市各级政府努力增加教育投入,怀化教育资源不断优化。2013年至2017年,共投入教育基本建设资金47亿元,新建学校26座、改扩建及改善办学条件850个,共建成合格学校672所,新增学位87232个,有效化解‘超大班额”;2017年之后,先后引进长郡、雅礼等优质教育资源入驻,民办教育得到较快发展,2023年全市民办普通初中18所,在校初中生占普通初中在校生总数的6.39%;民办普通高中25所,在校高中生占普通高中在校生总数的25.76%。公办教育资源也进一步优化,2023年新改扩建麓山国际陆港实验学校等公办学校(幼儿园)34所,新增学位2.74万个。

  医疗水平不断提高。新中国成立初期,怀化仅有医院2所、教会医院3所、县卫生院10所,卫生技术人员233人,缺医少药,医疗条件十分落后。建国75年来,党和政府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城乡医疗条件有了很大改善。特别是撤地建市以后,怀化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硬软件环境明显改善,中国—巴基斯坦中医药中心在怀正式挂牌,大湘西区域医疗卫生中心落户怀化。怀化卫生机构实有床位数、卫生技术人员数均实现跨越增长,城乡居民寻医问诊更加便捷。2023年全市共有卫生机构4731个,较1978年增长4.2倍。其中:医院137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4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4个,卫生监督所(中心)14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2个,乡镇卫生院306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1160个,村卫生室3025个。442家定点医疗机构开通DIP支付结算,行政村医保结算实现全覆盖。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床位数36534张,较1978年增长2.2倍;卫生技术人员4.11万人,较1978年增长3.4倍。

  文娱生活更加丰富。新中国成立后,怀化文化事业得到长足发展,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市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2023年,全市拥有艺术表演团体6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5个,公共图书馆14个,博物馆(纪念馆)12个,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16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68个。与2012年比较,博物馆(纪念馆)增加了4家,增长50%。全市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9.55%,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9.77%,与2012年相比,分别增加6.45和1.27个百分点。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也逐步完善,全市13个县市区公共体育中心与2018年底陆续建成。目前,全市共有运动场(体育场、小运动场、田径场)497个,游泳池(游泳跳水场馆)115个,各种训练房(综合房及专项训练房)576个。新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行政村80个。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让怀化城乡居民休闲娱乐活动选择更加多元。

  社会保障全面增强。建国初期,全国初步建立起一套主要依靠国家的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水平相对较低。改革开放以来,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怀化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推进社会保障事业“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要求,不断织密扎牢民生保障网,怀化城乡居民保险意识不断增强,共享经济发展成果,主要体现在养老、失业、医疗保险的参保覆盖率不断提升。2023年末全市常住人口447.2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23.78万人,乡村人口223.43万人。全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登记参保人达数280.41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有80.19万人,比2012年的21.95万人增长了近2.7倍;参加工伤保险职工人数58.41万人,比2012年增长45.5%;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32.82万人,比2012年增长38.9%;领取失业保险金职工人数0.42万人。全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44.22万人,常住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9%以上。全市获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城镇居民2.00万人、农村居民11.07万人,城乡低保月人均补助标准分别由2012年的249.9元、102.9元提高至目前的650元、421元,分别增长1.6倍和3.1倍。群众获得感和安全感得到新提升。

  75年沧桑巨变,如今,我们已踏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怀化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深入实施“五新四城”战略部署,加快国际陆港建设、积极推进乡村振兴,坚定走好共建共享、共同富裕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奋力谱写富饶美丽幸福的怀化篇章!

文章来源:新华网

上一篇:
下一篇:


友情链接
承办单位:北京市普惠公益民生研究院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甲12号D座  邮编:100036  电话:010-68007379  邮箱:cmsa@cmsa.org.cn
京ICP备202103787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095   版权所有Copyright 民生智库
智库动态
山城迎巨变 民生谱新篇——数说建国75周年怀化民生发展
发布日期:2024-09-05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75年栉风沐雨,75年砥砺前行。怀化从“榆树湾小镇”蜕变成为复合型国家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和省级森林城市创建全覆盖市,在奋力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战略门户城市和五省边区生态中心城市的过程中逐步展现化茧成蝶的美丽。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综合实力显著提升、民生福祉明显增进,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交通提质提速,铺就民生发展坦途

  自古以来,怀化就有“滇黔门户”“全楚咽喉”之称,但境内武陵山脉、雪峰山脉纵横,地形地质条件极为复杂,交通条件落后。1949年,怀化境内仅有5条简易公路,通车里程仅648公里。随着1978年湘黔、枝柳铁路相继建成在怀化形成十字型贯通,怀化就从“榆树湾”小渔村成长为“火车拖来的城市”,“后发效应”持续显现,特别是撤地设市以来,怀化交通建设突飞猛进。2007年邵怀、怀新高速公路相继竣工通车后,杭瑞高速怀化段、沪昆高速怀化段、包茂高速怀化段、常吉高速沅陵段、娄怀高速怀化段等相继通车,在市内形成了“一纵三横一环”高速公路骨架网;2014年底,沪昆高铁怀化段建成通车,怀化进入“高铁时代”;2018年底怀邵衡铁路(怀化段)建成通车,境内铁路由原来的3条铁路增加到5条,正线总长度由1978年的451公里增加到890.2公里,其中高铁235.5公里,铁路运输网由原来的“大”字形发展成为准“米”字形格局;芷江机场自2005年12月19日正式通航,之后航线不断增加,2015年升级为C级机场,运营航线增至8条,通航城市达13个;2022年新年伊始,“怀化—万象”国际货运列车开通,这是我国中部地区首列始发开往东盟地区的国际货运列车,助力怀化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构建对接融入RCEP的“大平台”。全市形成了普铁、高铁高速、普通公路、航空、航运“六位一体”的综合交通格局,实现了从“区域性交通枢纽”到“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的转变。快速发展的现代立体交通网,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多样化的交通选择和体验,为怀化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重要的基础条件。

  经济总量攀升,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解放前,怀化百业待兴,经济极端落后。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经济社会建设大力推进,怀化经济总量不断攀升。1950年,怀化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仅为1.69亿元,1978年达到10.79亿元,1994年突破百亿大关,2012年跨上千亿台阶,2023年全市经济总量达到1948.52亿元。新中国成立初期,怀化经济主要以小农经济和手工作坊为主,发展速度较慢,1952-1977年年均仅增长4.9%,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1978-2018年年均增长14.8%,撤地设市25年来,怀化经济依然保持了两位数的快速增长,1998-2023年怀化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2%,“十五”、“十一五”、“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速分别增长10.4%、18.7%和10.5%。近年来,因人口红利逐渐消退、能源环境瓶颈制约加剧,以及前期“粗放型”增长带来的产能过剩亟需调整等因素影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的换挡期,“十三五”期间怀化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回落到5.4%。

  综合实力不断提升的同时,怀化产业结构也不断优化。1951-1953年,全市顺利完成土地改革,极大释放了农业生产活力,1949-1970年,第一产业占比均超70%,农业是国民经济的绝对支柱;1964年以后,怀化作为中央确定的三线建设重点地区之一,投资总额大幅增加,伴随湘黔、枝柳铁路开工建设,以军工、电子、制药为重点的二十余家大中型骨干企业陆续投入建设,带动了本地工业的快速发展;1978年后工业进入改革发展新时期,怀化逐步走出一条以本地资源加工利用为主要特色的发展路子;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怀化确定了“构筑商贸物流中心,建设五省边区生态中心城市”发展战略,着力转方式、调结构,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近年来更是抢抓战略机遇,科学把握相对优势和资源禀赋,现代商贸物流、生态文化旅游、医药健康等产业特色打造愈发鲜明。第一产业占比逐步下降,二、三产业逐渐兴起。1949-1986年,三次产业结构总体呈现“一二三”产业顺序,1988-1997年为“一三二”,1998-2002年为“三一二”,2003年之后表现为“三二一”。75年来三次产业结构由1949年的73.8:11.3:14.9调整为2023年的15.0:30.2:54.8,第一产业比重大幅下降58.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18.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大幅提升39.9个百分点。

  粮食安全稳筑,综合生产能力提升

  粮丰农稳安天下,粮食生产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生活、稳定物价、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和社会大局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怀化始终把粮食生产放在重要的战略地位。新中国成立初期,怀化农业生产基础单薄,以分散粗放的小农经济为主,1949年怀化粮食产量51.45万吨,人均粮食产量242公斤,无法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上世纪50-70年代,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推进了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粮食生产有了一定发展,1978年粮食产量为130.95万吨。建国之后至改革开放之初(1949—1978年),怀化粮食产量年均增长2.16%。改革开放以来,全国范围内建立和完善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启动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彻底取消农业税,建立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怀化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山区特色农业,促进粮食产量快速增长。2012年怀化粮食产量达182.26万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跃上新台阶。党的十八大以来,怀化有效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工作要求,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全面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宜机化改造,大力推广良田、良种、良法等关键技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巩固提升。怀化粮食单产从2012年的384.89公斤/亩增加至2023年的424.25公斤/亩,增加了39.35公斤/亩,增幅达10.22%;2023年怀化粮食总产量达196.18万吨,较2012年增长7.64%,近5年来,怀化粮食产量持续稳定在190万吨以上。

  就业结构优化,就业质量显著改善

  怀化地处雪峰与武陵山脉纵横的山区,1949年建国时城镇化率仅为7.88%,三次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占比73.8%,劳动人口中从事农林牧渔生产的占绝对多数。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建立登记失业制度,即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待业登记”。1994年党的十四大提出要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中国劳动用工制度发生重大变化,政府不再统一分配和安置就业,企业和劳动者开始进行双向选择。于是“待业登记”更名为“失业登记”,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至本世纪初,受国有企业改制导致的“下岗潮”,三线企业搬迁影响和落后产业产能淘汰等因素影响,怀化地区的城镇就业形势一度严峻,登记失业率处于高位徘徊,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01年年末全市城镇从业人员为25.50万人,各类企业下岗职工人数达6.6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高达5.7%。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2005年后怀化的就业压力逐步缓解,登记失业率逐步稳定在4%左右。2015年以来,伴随着全市经济发展不断向纵深推进,怀化的劳动就业环境逐步优化,登记失业率呈现逐年走低趋势,截至2019年,全市年末常住总人口498.3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44.35万人,农村人口253.98万人,城镇化率为49.03%。2019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员4.0万人,同比增长11.8%,失业人员再就业1.8万人,登记失业率由2015年的4.25%逐步降低至2019年的2.7%。登记失业率作为一项沿袭自计划经济时代的失业统计指标,在一定历史时期为社会经济形势研判和政策参考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我国经济与国际全面接轨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登记失业率指标越来越难以客观反映社会就业形势,调查失业率作为衡量就业情况的指标开始登上历史舞台。自2019年劳动力调查正式开展以来,怀化城镇调查失业率稳定在5.5%左右,总体与全省平均水平保持一致。

  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是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必由之路,也是提高全民就业质量、优化就业结构的重要途径。2023年,怀化城镇化率已提升至50.04%,城乡结构已发生根本性变革,彰显了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分城乡来看,城镇就业比重不断增长,1999年怀化城镇就业人员仅占全市就业人数17.8%,大部分劳动者在乡村就业;随着国民经济的逐步恢复特别是工业化进程加快,吸引了大量农村劳动力到城镇就业,2022年怀化城镇就业人员达99.53万人,占全市就业人员比重升至44.5%;撤地建市来的24年间,怀化城镇就业比重增加26.7个百分点。分产业来看,2022年全市第一产业从业人员65.74万人,比1999年减少114.46万人;第二产业从业人员50.79万人,比1999年增加22.99万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不断增加,2016年超越第一产业成为吸纳就业的主渠道,2022年达107.35万人,比1999年增加50.75万人。就业结构由1999年的68.1:10.5:21.4,转变为29.36:22.69:47.95,实现了由“一、三、二”向“三、一、二”的转变。就业结构的优化让劳动者素质技能得到提升,也带来收入的稳步增长,2012年怀化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35217元,2022年上涨至55492元,年均增长率为5.8%。

  收入稳步增长,居民消费品质升级

  城乡居民收入显著提高。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缓慢恢复,居民收入水平较低。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怀化,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发展,居民生活得到极大改善和提高。1978年到2012年,怀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92元增加到5024元,增长54.6倍,年均增长12.5%。35年的时间里,怀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在1979年突破百元关口,达到129元,1995年迈过千元大关,达到1084元,并在2012年突破5000元高点,达到5024元。1988年到2012年,怀化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010元增长到15666元(没有1988年以前的怀化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增长15.5倍,年均增长12.1%。200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5000元关口即达到5163元,2008年突破万元大关,达到10026元,2012年增长到人均15666元。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怀化城乡居民收入也进入到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2013年(全国城乡住户调查一体化改革后按新口径计算公布居民收支数据的第一年)怀化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022元,到2023年全体居民收入已达到24555元,增长了2.45倍,年平均增长9.4%。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3年的17632元增长到2023年的35945元,增长了2.04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3年的5849元增长到2023年的15352元,增长了2.62倍,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快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2013年的3.01缩小至2.34。

  居民生活品质不断改善。随着收入的较快增长,居民消费能力显著提升,生活质量改善明显。改革开放以后到十八大以来,怀化居民消费结构从生存型迈向发展型,越来越多的居民开始享受型消费。1988年,怀化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52.7%,1998年变化为47.2%,到了2023年降低到30.1%。恩格尔系数的变化见证着城镇居民生活的变迁,展现了居民生活改善的美好趋势。2023年怀化全体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已达到18866元,比2013年增长了2.53倍,年平均增长9.7%。怀化居民居住条件更舒适,2013年怀化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只有33.1平方米,到2023年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45.8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55.2平方米。2013年怀化居民每百户拥有洗衣机61.63台、电冰箱75.59台,到2023年增加至每百户拥有洗衣机95.92台、电冰箱102.07台,分别增长了55.6%和35.0%。居民对发展型消费更重视,2013年怀化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838元,占人均生活消费总支出的11.3%,2023该项支出达到2936元,增长了3.5倍,其占人均生活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也提高到15.6%。近年来随着居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逐步提高,旅馆住宿、美容美发等享受型消费越来越普遍。2013年至2023年,怀化居民人均其他用品及服务支出从143元增长到424元,增长了近3倍,年平均增长11.5%,远远高于同期消费整体增速。

  价格改革完善,物价运行趋于平稳

  改革开放是全国物价波动的一个分水岭,改革前后物价呈现出明显的差别。从建国到改革开放前三十年,全国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政府通过直接干预价格,确保了物价的相对稳定。1978年改革开放后,国家的价格体系开始逐步放开,以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提高为开端标志,全国范围内经历了多种价格机制演变,从历年来物价波动情况来看,怀化成功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渡,物价从高位运行大幅波动走向平稳运行温和增长的态势。怀化物价总水平(1994年之前为职工生活费用价格指数,之后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自1988年来的36年间累计上涨4.95倍,年均上涨4.54%。

  从价格改革的进程来看,1985年起粮棉价格由统购价和超购加价改为合同定购,定购以外的粮食可自由上市,1988年出现了“抢购”风潮,市场物价被推至高点,这一年怀化CPI涨幅高达20.2%。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价格改革的步伐明显加快,大部分商品及生产要素价格被放开,同时按市场机制调整交通、教育、医疗等服务价格,加上竞相攀比的房地产热、开发区热、集资热等问题,导致通货膨胀的形成。1992-1997年是怀化历年来波动幅度最大的一次物价周期,价格累计上涨72.3%,年均上涨12.1%,峰值就出现在1994年,CPI比上年上涨20.6%,为历史最高点。1998《价格法》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进入市场价格管理法制化的新阶段,市场物价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因同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国际输入性通货紧缩压力不断加大,导致国内需求不足,物价水平持续低迷。1998-2002年,连续5年CPI波动幅度在0.5%以内。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国内市场更加开放,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价格的变动开始影响我国的市场物价走势,2004年在国际粮食、原油价格上涨的带动下,怀化物价上涨5.4%;2009年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国际大宗商品期货价格从高位快速回落,国内物价随之迅速回落,怀化CPI较上年下跌0.5%。2010、2011年,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恢复性上涨的拉动下,怀化CPI强势反弹,分别上涨3.7%和6.0%。党的十八大后,在《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推动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不断完善,基本形成了国家宏观调控下主要由市场主导价格的新机制。即使因2019下半年“非洲猪瘟”蔓延和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发的影响,带动物价以猪肉为代表的食品类价格结构性上涨,但因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稳价保供措施,2012-2023年的12年间,怀化物价指数总体趋于平稳,均控制在3%以内。价格宏观调控体系趋于合理,调控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促进了怀化经济发展,同时也保证了居民生活稳定和生活质量的提升。

  实现全面小康,脱贫成果持续巩固

  新中国成立至上世纪七十年代,城乡居民生活有所改善,但农村贫困问题始终突出。作为武陵山集中连片扶贫攻坚主战场,怀化始终将扶贫工作与改革一同推进和落实,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怀化市委市政府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举全市之力锐意攻坚、精准施策,积极探索“四跟四走”新思路,全面推进驻村帮扶、结对帮扶和社会帮扶,通过深入开展金融扶贫、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园区扶贫和生态移民扶贫,2020年全市87.07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024个贫困村全部出列、13个县市区全部摘帽;全面小康总体实现程度由2017年初的88.1%提高到2020年底的97.5%,地区生产总值、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前实现翻一番,与全国同步迈进全面小康社会。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后,又按要求设立5年过渡期,着力从解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为重点转向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从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转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2023年全市实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精准帮扶防返贫对象5.08万人,2.38万人消除返贫风险,新建后扶产业园区(创业孵化基地基地)27个,建成后扶产业项目144个,34.42万脱贫人口实现稳定就业;分别发放乡村振兴重点领域贷、普惠型涉农贷、脱贫人口小额贷48.1亿元、38.15亿元、4.1亿元。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村庄规划编制覆盖率达91.2%,建成农村配电网线路1862公里,新建农村公路292公里、安防设施349公里,完成改厕3.16万个,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由2020年末的78.9%提高到91.3%,和美乡村建设深入实施,脱贫成效持续巩固拓展。

  民生福祉增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新中国成立初期,财政收入十分拮据,1951年怀化财政收入仅192万元。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活力不断迸发,财政收入不断增加,1978年全市财政收入突破亿元达1.17亿元,1991年较1978年翻了近两番达4.08亿元,1997年突破10亿元,2012年跨上100亿台阶,2022年达158.37亿元,是1978年的135倍。财政收入的增加,对加强社会保障、切实改善民生等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民生工作,持续加强支持力度,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怀化财政民生支出占比保持在75%以上。怀化教育、医疗卫生事业全面发展,社会保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完善,让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怀化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教育事业得到蓬勃发展。改革开放后,怀化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教育教学设施明显改善,师资力量不断增强,教育普及程度明显提高,城乡免费九年义务教育全面实现。普通高等学校由1971年的1所增至2023年的4所,其中本科院校2所,专科和高职院校各1所,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由1971年的0.08万人增至2023年的6.34万人;普通中学由1950年的25所增加至2023年的416所,在校人数由0.05万人增加至2023年的29.2万人;小学在校人数由1950年的16.2万人增加至2023年的37.4万人;各类学校教职员工由于1950年的6031人增加至2023年的6.8万人,其中专任教师5.7万人。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全市各级政府努力增加教育投入,怀化教育资源不断优化。2013年至2017年,共投入教育基本建设资金47亿元,新建学校26座、改扩建及改善办学条件850个,共建成合格学校672所,新增学位87232个,有效化解‘超大班额”;2017年之后,先后引进长郡、雅礼等优质教育资源入驻,民办教育得到较快发展,2023年全市民办普通初中18所,在校初中生占普通初中在校生总数的6.39%;民办普通高中25所,在校高中生占普通高中在校生总数的25.76%。公办教育资源也进一步优化,2023年新改扩建麓山国际陆港实验学校等公办学校(幼儿园)34所,新增学位2.74万个。

  医疗水平不断提高。新中国成立初期,怀化仅有医院2所、教会医院3所、县卫生院10所,卫生技术人员233人,缺医少药,医疗条件十分落后。建国75年来,党和政府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城乡医疗条件有了很大改善。特别是撤地建市以后,怀化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硬软件环境明显改善,中国—巴基斯坦中医药中心在怀正式挂牌,大湘西区域医疗卫生中心落户怀化。怀化卫生机构实有床位数、卫生技术人员数均实现跨越增长,城乡居民寻医问诊更加便捷。2023年全市共有卫生机构4731个,较1978年增长4.2倍。其中:医院137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4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4个,卫生监督所(中心)14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2个,乡镇卫生院306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1160个,村卫生室3025个。442家定点医疗机构开通DIP支付结算,行政村医保结算实现全覆盖。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床位数36534张,较1978年增长2.2倍;卫生技术人员4.11万人,较1978年增长3.4倍。

  文娱生活更加丰富。新中国成立后,怀化文化事业得到长足发展,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市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2023年,全市拥有艺术表演团体6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5个,公共图书馆14个,博物馆(纪念馆)12个,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16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68个。与2012年比较,博物馆(纪念馆)增加了4家,增长50%。全市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9.55%,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9.77%,与2012年相比,分别增加6.45和1.27个百分点。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也逐步完善,全市13个县市区公共体育中心与2018年底陆续建成。目前,全市共有运动场(体育场、小运动场、田径场)497个,游泳池(游泳跳水场馆)115个,各种训练房(综合房及专项训练房)576个。新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行政村80个。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让怀化城乡居民休闲娱乐活动选择更加多元。

  社会保障全面增强。建国初期,全国初步建立起一套主要依靠国家的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水平相对较低。改革开放以来,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怀化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推进社会保障事业“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要求,不断织密扎牢民生保障网,怀化城乡居民保险意识不断增强,共享经济发展成果,主要体现在养老、失业、医疗保险的参保覆盖率不断提升。2023年末全市常住人口447.2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23.78万人,乡村人口223.43万人。全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登记参保人达数280.41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有80.19万人,比2012年的21.95万人增长了近2.7倍;参加工伤保险职工人数58.41万人,比2012年增长45.5%;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32.82万人,比2012年增长38.9%;领取失业保险金职工人数0.42万人。全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44.22万人,常住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9%以上。全市获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城镇居民2.00万人、农村居民11.07万人,城乡低保月人均补助标准分别由2012年的249.9元、102.9元提高至目前的650元、421元,分别增长1.6倍和3.1倍。群众获得感和安全感得到新提升。

  75年沧桑巨变,如今,我们已踏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怀化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深入实施“五新四城”战略部署,加快国际陆港建设、积极推进乡村振兴,坚定走好共建共享、共同富裕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奋力谱写富饶美丽幸福的怀化篇章!

文章来源:新华网

上一篇:
下一篇:


友情链接
承办单位:北京市普惠公益民生研究院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甲12号D座
邮编:100036 电话:010-68007379
邮箱:cmsa@cmsa.org.cn
京ICP备202103787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095
版权所有Copyright 民生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