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民生动态>>
民生动态
最高法院长:必须致力民生保障
发布日期:2023-02-22
 

  伴随中国改革进程的深入,征地拆迁、环境保护等民生领域问题凸显,越来越多矛盾纠纷诉诸法院,司法个案的执行、司法信息的发布往往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如何让民众在每个司法案件中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中国各地高级法院负责人近日围绕这一主题展开座谈。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表示,法院必须致力于民生保障,着力提升司法公信力。

  “屈死不告状”——民间流传已久的一句俗话,却是寻常百姓怕惹上官司的生动写照。最高法院院长周强日前在高法院长座谈会上的一番话立时在民间引起热烈反响,成为多家媒体争相报道的焦点。

  周强说:“各级法院要在立案、审判、执行等各个环节认真查找打官司到底难在何处,切实采取有效措施,让有理无钱的人打得起官司、有理有据的人打得赢官司,让打赢官司的当事人及时实现权益,让确有错误的裁判依法得到纠正…”

  老百姓打官司到底难在哪里?不少人到了法院一片茫然,想打官司却不知要找谁受理,如何写诉状,真正打起官司又不知怎么举证,如何查询案件进度。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在几年前开展的调研中发现这一问题,并从此入手加以改进。天津高院院长李少平院长介绍,“怎样化解这几方面的问题呢?经过反复研究,我们觉得需要在法院联系社会之间建立一个很好的平台。我们建立了诉讼服务中心,需要立案、法律援助、诉前调解、案件查询、判后答疑,所有这一系列需要和法院打的交道,我们集中了一个窗口全方位给群众提供服务。这个经验很快就在全国得到认可。现在诉讼服务中心成为我们法院普遍的为民服务的规范化窗口”

  冤假错案的曝光每每将法院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从2010年身陷囹圄11年的河南人赵作海被宣告无罪,到新近浙江省5名入狱17年的青年被宣告抢劫杀人罪不成立,法院在依法纠正冤假错案上迈出的步伐引起各方关注。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张立勇院长表示,发生赵作海错案后,河南法院将每年的5月9日设为“错案警示日”,并在此后的案件审判中严格把握无罪推定,坚决防范冤假错案的发生。

  张立勇说:“尽管导致一个错案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但是国家的法律规定,只有人民法院才有权力对一个公民判定有罪无罪。我认为,我们的法官在出现错案的时候必须勇于面对,勇于担当,不能遮遮掩掩。我们要实事求是的坚持有错必究的原则,坚持无罪推定,疑罪从无,对导致错案的要坚决依纪依法进行追究。”

  过去两个多月来,中国多地密集平反一批冤假错案,其中包括被羁押近12年、三次审判三次因“证据不足”被撤销的李怀亮案。而正是根据“疑罪从无”原则,嫌疑人李怀亮被无罪释放。

  在本次座谈会上,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强调,冤假错案是对社会公平正义的极大伤害,法院必须严肃认真地对待每一起案件,提高审判质量,提升司法公信力。

  周强说:“各级法院要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依法保护一切当事人的程序权利和实体权益,使受到侵害的权利得到保护和救济,使违法犯罪行为受到制裁和惩罚。在刑事、民商事、行政等各个审判领域都要坚决防止冤假错案,健全完善预防和纠正错案机制,完善案件质量监控体系,坚持依法纠正错案,使正义最终得以实现。”

  对于司法公信力,最有发言权的是社会公众。在当前社会舆论环境和公众参与方式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畅通民意沟通渠道、扩大司法民主途径对法院实现公正司法至关重要。与会的各地高院院长表示,法院将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上一篇:
下一篇:


友情链接
承办单位:北京市普惠公益民生研究院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甲12号D座  邮编:100036  电话:010-68007379  邮箱:cmsa@cmsa.org.cn
京ICP备202103787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095   版权所有Copyright 民生智库
智库动态
最高法院长:必须致力民生保障
发布日期:2023-02-22
   

  伴随中国改革进程的深入,征地拆迁、环境保护等民生领域问题凸显,越来越多矛盾纠纷诉诸法院,司法个案的执行、司法信息的发布往往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如何让民众在每个司法案件中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中国各地高级法院负责人近日围绕这一主题展开座谈。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表示,法院必须致力于民生保障,着力提升司法公信力。

  “屈死不告状”——民间流传已久的一句俗话,却是寻常百姓怕惹上官司的生动写照。最高法院院长周强日前在高法院长座谈会上的一番话立时在民间引起热烈反响,成为多家媒体争相报道的焦点。

  周强说:“各级法院要在立案、审判、执行等各个环节认真查找打官司到底难在何处,切实采取有效措施,让有理无钱的人打得起官司、有理有据的人打得赢官司,让打赢官司的当事人及时实现权益,让确有错误的裁判依法得到纠正…”

  老百姓打官司到底难在哪里?不少人到了法院一片茫然,想打官司却不知要找谁受理,如何写诉状,真正打起官司又不知怎么举证,如何查询案件进度。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在几年前开展的调研中发现这一问题,并从此入手加以改进。天津高院院长李少平院长介绍,“怎样化解这几方面的问题呢?经过反复研究,我们觉得需要在法院联系社会之间建立一个很好的平台。我们建立了诉讼服务中心,需要立案、法律援助、诉前调解、案件查询、判后答疑,所有这一系列需要和法院打的交道,我们集中了一个窗口全方位给群众提供服务。这个经验很快就在全国得到认可。现在诉讼服务中心成为我们法院普遍的为民服务的规范化窗口”

  冤假错案的曝光每每将法院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从2010年身陷囹圄11年的河南人赵作海被宣告无罪,到新近浙江省5名入狱17年的青年被宣告抢劫杀人罪不成立,法院在依法纠正冤假错案上迈出的步伐引起各方关注。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张立勇院长表示,发生赵作海错案后,河南法院将每年的5月9日设为“错案警示日”,并在此后的案件审判中严格把握无罪推定,坚决防范冤假错案的发生。

  张立勇说:“尽管导致一个错案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但是国家的法律规定,只有人民法院才有权力对一个公民判定有罪无罪。我认为,我们的法官在出现错案的时候必须勇于面对,勇于担当,不能遮遮掩掩。我们要实事求是的坚持有错必究的原则,坚持无罪推定,疑罪从无,对导致错案的要坚决依纪依法进行追究。”

  过去两个多月来,中国多地密集平反一批冤假错案,其中包括被羁押近12年、三次审判三次因“证据不足”被撤销的李怀亮案。而正是根据“疑罪从无”原则,嫌疑人李怀亮被无罪释放。

  在本次座谈会上,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强调,冤假错案是对社会公平正义的极大伤害,法院必须严肃认真地对待每一起案件,提高审判质量,提升司法公信力。

  周强说:“各级法院要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依法保护一切当事人的程序权利和实体权益,使受到侵害的权利得到保护和救济,使违法犯罪行为受到制裁和惩罚。在刑事、民商事、行政等各个审判领域都要坚决防止冤假错案,健全完善预防和纠正错案机制,完善案件质量监控体系,坚持依法纠正错案,使正义最终得以实现。”

  对于司法公信力,最有发言权的是社会公众。在当前社会舆论环境和公众参与方式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畅通民意沟通渠道、扩大司法民主途径对法院实现公正司法至关重要。与会的各地高院院长表示,法院将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上一篇:
下一篇:


友情链接
承办单位:北京市普惠公益民生研究院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甲12号D座
邮编:100036 电话:010-68007379
邮箱:cmsa@cmsa.org.cn
京ICP备202103787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095
版权所有Copyright 民生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