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收终归靠什么?还是得靠经济增长。在抓好居民增收的同时,也更要创造出更多适应民生消费需求的产品与服务。
消费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湖北作为全国扩大内需的前沿阵地,增强内需消费拉力对于提升经济增速,作用不可低估。民生消费是内需的一个重头,大力拓展面向民生的消费市场,既是保障民生的需要,也是图竞进、保增速的一个重要举措。
湖北地处内陆,经济外向度不高,目前经济增速主要还靠内需拉动。内需包括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投资方面我省现在较旺,但消费增幅却下滑了3个百分点,为近10年来最低,这也是总体拉低我省一季度经济增速的一个重要因素。
消费需求当然不止是民生消费这一块,但民生消费在当前抑制公务消费的趋势下,是提旺整个消费市场的重中之重。
有人说,提旺民生消费,关键是在于让居民有钱消费。当然不无道理,不过收入增加是一个动态过程,尚未增加到什么份上,并不意味着就没法消费。钱多钱少,都是有其消费空间的;再说,增收终归靠什么?还是得靠经济增长。在抓好居民增收的同时,也更要创造出更多适应民生消费需求的产品与服务。
民生消费不仅包括吃穿住用行和柴米油盐酱醋茶等物质方面的东西,也包括精神文化方面的内容和各种公共与商业服务等。目前这方面的消费市场还有很大发展潜力。以服务为例,我省服务业在经济结构中仅占37%,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0.8个百分点。这提示我们,宜进一步加大教育、科技、文化、医疗等社会服务业发展力度,进一步拓展旅游、健身、养老、家政、物流等服务业态,特别是宜加快拓展信息、电子商务、网络购物乃至3D照相等新型服务业态。这些业态,既可以适应民生消费新需求,又可以对经济增长产生连锁性拉动效应。武汉市作出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打造中部购物天堂,力争到2016年实现商品销售总额2万亿元等部署,就颇为令人振奋。
再者,让民众消费得起,也是将消费需求变为消费现实,并起到拉动经济作用的必然选择。现在有些民生产品和服务,偏向于高端高贵的太多。譬如房地产市场,有的向豪宅进军;饭店酒楼等餐饮服务,大多向高端方向发展;旅游景点,则动辄一两百元一张门票。高档高价,都抑制了大众化消费的实现,应着眼于百姓购买能力,面向民生消费作出平民化调整。事实上,放下高端身段,有更广阔的消费市场。比如饭店酒楼,从迎合公款消费转到以普通民生消费为主上来,依然有很大的市场空间;今年五一,我省旅游景区门票全面降价,就反而有了45.74亿元的收入。
此外,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民生消费激励机制,提升消费安全系数和人们的消费信心,创造出更优的消费环境。近期受H7N9禽流感影响,我省家禽业也遭受重创,武汉市黄陂区等地政府,帮扶当地相关企业做好种禽保护和鸡鸭冷储等工作,将有利于此类产业的复苏以及消费的回升。类似做法值得各地借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