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部门“过紧日子”,不是GDP和财政收入增长放缓后的被动应对之举,也不是像“特殊之年”的短期“应急”措施,而应当成为一项规范化、常态化的方针政策。各级政府部门都要积极适应长期“过紧日子”的要求,不断深化相关制度设计和改革创新,努力建设节约型政府、廉洁政府和法治政府,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6月11日,中央部门拉开“晒预算”大幕,财政部、国务院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等部门纷纷公开2020年度财政预算。相较往年,今年中央部门预算公开呈现了“特殊之年”的新特点,其中之一是各部门公开了贯彻落实“过紧日子”要求的情况,受到舆论的高度关注。(相关报道见A3版)
以率先公开部门预算的财政部为例,《2020财政部部门预算》开篇指出:“2020年,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压减一般性支出,把钱用在刀刃上。”今年财政部自身部门一般公共预算当年拨款74亿元,比2019年执行数减少约76亿元,减幅超过50%。其中“三公”经费预算比2019年减少3003.87万元,压缩55.11%。财政部说明其主要原因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过紧日子的有关要求,厉行节约办一切事业,大力压减因公出国(境)任务、公务用车费用和公务接待费支出。
政府部门“过紧日子”,不是今年才提出的要求,近几年一直是高频词之一。去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人大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党和政府带头过紧日子,目的是为老百姓过好日子。”李克强总理在今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各级政府必须真正过紧日子,中央政府要带头,中央本级支出安排负增长,其中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压减50%以上。”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加之常态化疫情防控“追加”的要求,今年各级政府财政收支矛盾更突出,有限的财政资金必须用在刀刃上、紧要处——优先用于“六稳”“六保”等重点支出,为此必须进一步压缩政府自身开支。缩减政府支出是近年来中央和各地的“常规动作”,但与往年相比,今年各级政府“过紧日子”的要求更迫切,压力更大,压缩政府支出的幅度也更大。
今年“过紧日子”大幅压缩了政府部门自身花钱的空间,对一些政府部门“大手大脚”花钱构成了很大限制,这其实是好事——从最直观的角度分析,可以把节约下来的财力用于改善民生、帮扶企业,将产生巨大的民生红利和市场红利。同时,也有助于建设节约型政府,让政府部门和公职人员养成和巩固良好的节约习惯。
政府部门的“紧日子”该怎么过,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公众不只是关心政府部门节约了多少钱,也关心政府部门在支出大幅压缩的情况下如何花好钱、办好事。“三公”等经费被压缩后,政府部门支出的经费仍是公款,工作仍然只有“公事”没有私事,政府部门如何过“紧日子”,也需要公众积极参与、监督并贡献良策。
过“紧日子”对政府部门是一个严峻的考验。既要在各项支出上做到锱铢必较、精打细算,也要进一步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减少、压缩不必要的公务活动;既要善于利于互联网、大数据、“云”技术等数字化手段,有效简化、减少现场公务活动,也要围绕如何做“加法”探索更多开放的思路。如果更多的公务活动转为市场活动、社会活动,自然可以为公共财政节省不少资金,为减税降费、提质增效创造更大的空间,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活力。
政府部门“过紧日子”,不是近年来GDP和财政收入增长趋缓后的被动应对之举,也不是像今年这样的“特殊之年”的短期“应急”措施,而应当成为一项规范化、常态化的方针政策。各级政府部门都要积极适应长期“过紧日子”的要求,不断深化相关制度设计和改革创新,努力建设节约型政府、廉洁政府和法治政府,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文章来源:北青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