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垃圾分类师到单车运维师,从二次元游戏客服到小提琴在线陪练,在40多种新职业里,近700万人找到了打零工或全职就业的机会。一场关于产业发展与人才结构的趋势性变化正在发生。专家认为,过去的社保体系与规则不是按照这个思路设计的,面对今后更加灵活化的就业形态,公共服务不一定能完全覆盖所有群体,第三方社保服务市场要发挥积极作用。
依托网络平台,灵活就业者创造的“零工经济”让人们的生活日益便利。外卖送餐员、共享单车运维员、网约车司机……这些就业群体如何获得与自己创造的社会经济效益相匹配的社会保障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我国还有约一亿人未纳入社保体系,主要是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就业人员,意味着他们以后可能缺乏基本的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覆盖率是衡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指标之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和新经济带来的新业态,正对现行社保制度改革提出新的挑战。怎样让所有劳动者都能够参加养老保险,进一步扩大社保覆盖面,是老有所养面临的一道难题。一方面,“零工经济”带来新就业形态的快速发展,既有效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增加劳动力市场的活力和灵活性,也对已有的劳动、用工、就业、培训、社保等政策和体制机制,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社保体系提出了巨大挑战;另一方面,不同地区在劳动者权益保护方面的规定存在差异,而“零工经济”条件下劳动者就业普遍具有灵活性和流动性,如果在不同地区工作,权益保障的难度会进一步加大。
社保对新业态从业者来说,不该是奢侈品,而应是必需品。因此,有必要在法律层面保障灵活就业群体的合法权益,将“零工经济”条件下劳动者社会保障写进劳动法,让他们在面临劳动纠纷时能够进行清晰的身份认定。一方面,要适当调整社会保障体系,引入多元安排,拓展用人单位为主体的社会保障参与渠道,增加劳动者直接参与社会保障的模式;另一方面,劳动主管部门可以试行社会保障险种项目制,对不同行业和工种设置不同的社保参与途径。就当前国情来说,社会保障制度设定,要兼顾考虑提高全民社保的参保水平,尤其是对于灵活就业人员。
破解“零工经济”条件下社会保障所面临的困局,希望办法更多一点。
文章来源:工人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