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环境保护部通报对山东凯马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山东唐骏欧铃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违反大气污染防治制度的行政处罚决定,严惩生产超标机动车和污染控制装置弄虚作假行为,两家车企被罚款逾3877万元。这是新修订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后,环保部对汽车生产企业开出的第一单行政处罚,涉及处罚金额巨大。
治污重拳之下,巨额罚单来袭。环保部首次给车企开出近4000万元的行政处罚,就像打蛇打到了七寸,击中了要害。此举具有多重意义,给其他车企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环保样本。在机动车环保达标问题上,如果源头管控不力,后续的管控也无从谈起。环保部对车企首开巨额环保罚单,不仅表明对车企污染行为的打击进一步深化,也体现出监管部门在严惩违规者的深度上与广度上与时俱进,不失为进步之举。
其一,首开环保罚单让车企有了压力感,促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更加精益求精,严格按照标准作业,避免弄虚作假、以次充好。有媒体公布的研究结果表明,机动车、工业生产、燃煤、扬尘等是当前我国大部分城市环境空气中颗粒物的主要污染来源。北京、杭州、广州、深圳的首要污染来源是机动车。由是观之,机动车或是大气污染的罪魁祸首。因此,对车企管理做到严格要求,必须一以贯之、不容懈怠。
其二,首开环保罚单让车企有了更多担当。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PM2.5浓度居高不下,空气质量不容乐观,多地灰霾天气出现持续加重的趋势。因此,车企应责无旁贷地担负起环保责任,这不仅是对改善空气环境质量交出的答卷,也是其对自身管理模式、技术优化的一次换挡升级。对于车企而言,理应深谙未来的竞争就是绿色的竞争,只有先过了环保关,才能更好地施展作为。
其三,首开环保罚单让车企有了更大动力。几乎所有的汽车企业都在倡导绿色环保的概念。与其说未来车企靠技术占领市场,毋宁说是靠环保理念赢得先机。哪个车企在环保上先人一步,发展自然也就快人一步。环保罚单对于车企来说,在带来了压力的同时,无形中也赋予其更大动力。眼下,我们看到不少车企积极推出混合动力车、纯电动车等新能源车型,努力实现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双赢,这无疑是未来发展的一种趋势。可以说,在倡导绿色环保的起跑线上,每个车企都是公平的参赛者。究竟谁能笑到最后,这就要看企业自身的行动了。
一言以蔽之,对车企首开环保罚单,不仅有助于改善大气环境,对消费者而言也是一大利好,可谓一举多得。治理污染非一日之功,环保罚单能给企业戴上紧箍咒,警醒车企不断加大绿色环保的成本投入,进而推出更多节能环保的绿色汽车。某种意义上,近4000万元的环保罚单的“醉翁之意”不在罚,而是以罚促改,引导更多车企“在企业发展中推进环境保护,在保护环境中推进企业发展”。
文章来源:法制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