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民生动态>>
民生动态
切实筑牢生物安全屏障
发布日期:2023-03-02
 

  严密防控外来物种入侵,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我们就一定能织牢织密防护网,更好守护国家生态安全和生物安全

  非本土物种经自然或者人为的途径从境外传入,会对生态系统、栖境、物种带来威胁或者危害,损害农林牧渔业可持续发展和生物多样性。近年来,有关外来物种入侵的话题时常引发关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物安全关乎人民生命健康,关乎国家长治久安,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是国家总体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乃至重塑世界格局的重要力量。”如今,外来物种入侵已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防控外来物种入侵与保护生物多样性,是筑牢生物安全屏障的重要环节。

  在一个平衡的生态系统中,众多物种经过成百上千年生存竞争,形成了相互依存、互相制约的紧密关系。当一个外来物种进入后,如果没有制约,就会打破原有生态平衡,改变甚至破坏当地生态环境。比如,草地贪夜蛾2019年侵入我国西南、华南地区后,目前已在20多个省份的1300多个县区发现,受灾农地超过1000万亩;近段时间,原产于美洲的“加拿大一枝黄花”在国内一些地方出现,其繁殖能力超强,一株一个生长季能产出2万多粒种子,严重抑制其它物种生长。一旦外来物种被冠以“入侵”二字,就意味着它们已经对本土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构成威胁。

  我国十分重视外来物种入侵问题,陆续发布4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制定《国家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与此同时,我国积极开展外来入侵物种的监测预警、防控灭除和监督管理,加强外来物种口岸防控,严防境外动植物疫情疫病和外来物种传入。2020年,海关截获检疫性有害生物近7万种次。今年初,农业农村部、生态环境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进一步加强外来物种入侵防控工作方案》,完善外来物种入侵防控制度。可以说,外来物种入侵防控取得了积极成效。

  也应看到,由于跨境物流迅速发展、非法放生等因素,我国仍面临外来物种入侵风险大、防控治理难等问题。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多样,世界上多数外来物种都可以在我国找到适宜的栖息地,也正因此,我国是受外来入侵物种严重危害的国家之一。前不久,生态环境部发布的《2020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目前我国境内已发现660多个外来入侵物种,其中71种对自然生态系统“已造成或具有潜在威胁”。

  防控外来物种入侵是一场持久战,必须多措并举、久久为功。首先,应摸清底数,以便更有针对性开展工作。以初步掌握的数据为基础,在农田、森林、湿地等区域,开展外来入侵物种普查,摸清种类数量、分布范围、危害程度等情况,构建监测预警网络。其次,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制度。生物安全法明确规定,国家加强对外来物种入侵的防范和应对。有必要进一步完善政策法规,细化防控措施。此外,还须严格执法、强化监管。有关部门加强协调、明确责任、形成合力,才能将防控工作落到实处。对于公众来说,也应积极参与防控工作,不购买国外新奇物种,不携带不明植物种子入境,在看到不认识或新出现的生物时及早向相关部门报告。

  加强生物安全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持续用力、扎实推进。严密防控外来物种入侵,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我们就一定能织牢织密防护网,更好守护国家生态安全和生物安全。

文章来源:人民网

上一篇:
下一篇:


友情链接
承办单位:北京市普惠公益民生研究院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甲12号D座  邮编:100036  电话:010-68007379  邮箱:cmsa@cmsa.org.cn
京ICP备202103787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095   版权所有Copyright 民生智库
智库动态
切实筑牢生物安全屏障
发布日期:2023-03-02
   

  严密防控外来物种入侵,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我们就一定能织牢织密防护网,更好守护国家生态安全和生物安全

  非本土物种经自然或者人为的途径从境外传入,会对生态系统、栖境、物种带来威胁或者危害,损害农林牧渔业可持续发展和生物多样性。近年来,有关外来物种入侵的话题时常引发关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物安全关乎人民生命健康,关乎国家长治久安,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是国家总体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乃至重塑世界格局的重要力量。”如今,外来物种入侵已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防控外来物种入侵与保护生物多样性,是筑牢生物安全屏障的重要环节。

  在一个平衡的生态系统中,众多物种经过成百上千年生存竞争,形成了相互依存、互相制约的紧密关系。当一个外来物种进入后,如果没有制约,就会打破原有生态平衡,改变甚至破坏当地生态环境。比如,草地贪夜蛾2019年侵入我国西南、华南地区后,目前已在20多个省份的1300多个县区发现,受灾农地超过1000万亩;近段时间,原产于美洲的“加拿大一枝黄花”在国内一些地方出现,其繁殖能力超强,一株一个生长季能产出2万多粒种子,严重抑制其它物种生长。一旦外来物种被冠以“入侵”二字,就意味着它们已经对本土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构成威胁。

  我国十分重视外来物种入侵问题,陆续发布4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制定《国家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与此同时,我国积极开展外来入侵物种的监测预警、防控灭除和监督管理,加强外来物种口岸防控,严防境外动植物疫情疫病和外来物种传入。2020年,海关截获检疫性有害生物近7万种次。今年初,农业农村部、生态环境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进一步加强外来物种入侵防控工作方案》,完善外来物种入侵防控制度。可以说,外来物种入侵防控取得了积极成效。

  也应看到,由于跨境物流迅速发展、非法放生等因素,我国仍面临外来物种入侵风险大、防控治理难等问题。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多样,世界上多数外来物种都可以在我国找到适宜的栖息地,也正因此,我国是受外来入侵物种严重危害的国家之一。前不久,生态环境部发布的《2020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目前我国境内已发现660多个外来入侵物种,其中71种对自然生态系统“已造成或具有潜在威胁”。

  防控外来物种入侵是一场持久战,必须多措并举、久久为功。首先,应摸清底数,以便更有针对性开展工作。以初步掌握的数据为基础,在农田、森林、湿地等区域,开展外来入侵物种普查,摸清种类数量、分布范围、危害程度等情况,构建监测预警网络。其次,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制度。生物安全法明确规定,国家加强对外来物种入侵的防范和应对。有必要进一步完善政策法规,细化防控措施。此外,还须严格执法、强化监管。有关部门加强协调、明确责任、形成合力,才能将防控工作落到实处。对于公众来说,也应积极参与防控工作,不购买国外新奇物种,不携带不明植物种子入境,在看到不认识或新出现的生物时及早向相关部门报告。

  加强生物安全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持续用力、扎实推进。严密防控外来物种入侵,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我们就一定能织牢织密防护网,更好守护国家生态安全和生物安全。

文章来源:人民网

上一篇:
下一篇:


友情链接
承办单位:北京市普惠公益民生研究院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甲12号D座
邮编:100036 电话:010-68007379
邮箱:cmsa@cmsa.org.cn
京ICP备202103787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095
版权所有Copyright 民生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