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智库动态>>
智库动态
日本智库:摇摆在商业利益与公共责任之间
发布日期:2023-03-13
 

日本有着相当完备的智库体系,通常被称之为“野村综研”的“株式会社野村综合研究所”是其中的佼佼者。野村综研是1965年4月1日野村证券公司效仿美国斯坦福国际咨询研究所正式创建的日本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民间智库。历经半个世纪的发展,野村综研不论是规模还是综合实力,都被认为是日本众多智库中颇具国际影响力和代表性的典范智库。2015年3月末所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野村综研的总资本金为186亿日元(约合9.5亿元人民币),2014财年(2014年4月1日-2015年3月31日)的销售额超过4000亿日元(约合205亿元人民币),职工总数接近6000名。

然而,作为日本智库代表的野村综研,却曾经一度被质疑失去了智库身份。2004年3月,野村综研对其内部作为政策建议部门的研究创发中心的业务规模进行了大力缩减,将宏观经济分析部门剥离出去,并将40名经济学家转籍“返还”给了其母公司——野村证券公司。当时的研究创发中心除了主要的3名研究人员外,包括事务人员等在内只有10人左右的规模,不及野村综研当时3500名员工的1%。这3位希望留在野村综研的研究人员分别是研究理事富田俊基和中村实,以及出生于日本的美国籍台湾华裔研究员辜朝明(Richard C. Koo)。富田俊基(当时56岁)和中村实(当时54岁)分别于1971年和1973年大学毕业后先后进入野村综研,并分别从1996年和1997年出任野村综研的研究理事,二人都算得上是时任野村社长的古贺信行的前辈级人物,而辜朝明作为野村综研的首席经济学家,被称为是高薪聘请的明星级人物。野村集团的高管人员便曾坦言指出,这被认为是3人最终能留在野村综研的原因所在。然而留下来的这3人中不论是辜朝明还是富田,都是足以凭借各自的个人名义独立开展活动谋求发展的研究人员,而并非以野村名义发表政策建议之人,因此研究创发中心几乎名存实亡。对此,留下来的3名研究人员中,研究理事富田俊基不禁深表惋惜的感叹道,“宏观经济研究部队几乎全部撤出了野村综研,留下来的主要研究人员不过3人而已,研究部门离自然消亡怕是时日无多了吧”。事实上,富田俊基在1年后的2005年3月便离开了野村综研,作为中央大学法学系教授的同时,还兼任财务综合政策研究所的特别研究员。尽管在此之后,又有部分研究人员回流研究创发中心,但其规模已经今非昔比。这次重大的人事调整,也使得许多日本媒体质疑野村综研是否能够称得上是一家智库。

导致上述调整的原因,是野村综研在经营成本上的考虑。作为日本最大的证券咨询服务公司,野村综研虽以民间智库的面目示人,但其自始至终都是一家以股份制形式组建并运营的企业性咨询机构,身为企业的野村综研为了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以营利为目标。实际上野村综研的类似结构调整在历史上就有过先例。1994年,出身于“野村计算机系统株式会社”的藤沼章久出任野村综研社长。在其接任后,为了将公司业务一体化,在开展经营咨询业务的同时,开始尝试面向政府部门和企业承揽计算机系统的开发业务,并取得了巨大成功。但伴随着IT业务的不断膨胀,“综研职能”渐渐变成了公司的包袱,在野村综研集团内的地位也越发变得微妙。将分析研究经济景气和企业诊断等的部门设置在一个外在表象为计算机公司的内部,可想而知,其毫无存在感和发展前景。最终,野村证券在其内部又设置了“金融研究所”,选择了统合到野村证券的这条出路。

野村综研在研发部门处置上的问题其实也是日本民间智库困境的一个缩影。英美的智库大多依靠以捐赠为基础建立的基金来加以运营和发展,与之不同,日本的民间智库大多都是股份制公司形式,大多通过从母公司获得的“援助金”来维持运营,不足的部分则需要通过向赞助企业收取会费,或承接政府、自治体和企业等的委托研究和调查等来填补经费支出。在日本,由大型企业集团、财团或银行、证券、保险系统的金融机构等出资创办的智库在智库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此类智库以所属的大型企业集团、财团或金融机构为后盾,利用集团企业广布在国内外的分支机构和行业内的强大关系网,以及强大的信息资源和人力资源等优势,在为母体企业集团的自身发展和业务需要提供战略指导和政策咨询等服务的同时,通过向日本政府机构和社会公众以及其他企业提供咨询、接受委托研究等相关业务,还可以提升企业集团的整体影响力和话语权,达到强化与政策制定机构之间的紧密合作关系,树立企业形象,提高社会认知度,拓展市场范围和业务领域的目的。其资金来源,也主要来自于智库所隶属的企业。

上一篇:
下一篇:


友情链接
承办单位:北京市普惠公益民生研究院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甲12号D座  邮编:100036  电话:010-68007379  邮箱:cmsa@cmsa.org.cn
京ICP备202103787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095   版权所有Copyright 民生智库
智库动态
日本智库:摇摆在商业利益与公共责任之间
发布日期:2023-03-13
   

日本有着相当完备的智库体系,通常被称之为“野村综研”的“株式会社野村综合研究所”是其中的佼佼者。野村综研是1965年4月1日野村证券公司效仿美国斯坦福国际咨询研究所正式创建的日本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民间智库。历经半个世纪的发展,野村综研不论是规模还是综合实力,都被认为是日本众多智库中颇具国际影响力和代表性的典范智库。2015年3月末所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野村综研的总资本金为186亿日元(约合9.5亿元人民币),2014财年(2014年4月1日-2015年3月31日)的销售额超过4000亿日元(约合205亿元人民币),职工总数接近6000名。

然而,作为日本智库代表的野村综研,却曾经一度被质疑失去了智库身份。2004年3月,野村综研对其内部作为政策建议部门的研究创发中心的业务规模进行了大力缩减,将宏观经济分析部门剥离出去,并将40名经济学家转籍“返还”给了其母公司——野村证券公司。当时的研究创发中心除了主要的3名研究人员外,包括事务人员等在内只有10人左右的规模,不及野村综研当时3500名员工的1%。这3位希望留在野村综研的研究人员分别是研究理事富田俊基和中村实,以及出生于日本的美国籍台湾华裔研究员辜朝明(Richard C. Koo)。富田俊基(当时56岁)和中村实(当时54岁)分别于1971年和1973年大学毕业后先后进入野村综研,并分别从1996年和1997年出任野村综研的研究理事,二人都算得上是时任野村社长的古贺信行的前辈级人物,而辜朝明作为野村综研的首席经济学家,被称为是高薪聘请的明星级人物。野村集团的高管人员便曾坦言指出,这被认为是3人最终能留在野村综研的原因所在。然而留下来的这3人中不论是辜朝明还是富田,都是足以凭借各自的个人名义独立开展活动谋求发展的研究人员,而并非以野村名义发表政策建议之人,因此研究创发中心几乎名存实亡。对此,留下来的3名研究人员中,研究理事富田俊基不禁深表惋惜的感叹道,“宏观经济研究部队几乎全部撤出了野村综研,留下来的主要研究人员不过3人而已,研究部门离自然消亡怕是时日无多了吧”。事实上,富田俊基在1年后的2005年3月便离开了野村综研,作为中央大学法学系教授的同时,还兼任财务综合政策研究所的特别研究员。尽管在此之后,又有部分研究人员回流研究创发中心,但其规模已经今非昔比。这次重大的人事调整,也使得许多日本媒体质疑野村综研是否能够称得上是一家智库。

导致上述调整的原因,是野村综研在经营成本上的考虑。作为日本最大的证券咨询服务公司,野村综研虽以民间智库的面目示人,但其自始至终都是一家以股份制形式组建并运营的企业性咨询机构,身为企业的野村综研为了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以营利为目标。实际上野村综研的类似结构调整在历史上就有过先例。1994年,出身于“野村计算机系统株式会社”的藤沼章久出任野村综研社长。在其接任后,为了将公司业务一体化,在开展经营咨询业务的同时,开始尝试面向政府部门和企业承揽计算机系统的开发业务,并取得了巨大成功。但伴随着IT业务的不断膨胀,“综研职能”渐渐变成了公司的包袱,在野村综研集团内的地位也越发变得微妙。将分析研究经济景气和企业诊断等的部门设置在一个外在表象为计算机公司的内部,可想而知,其毫无存在感和发展前景。最终,野村证券在其内部又设置了“金融研究所”,选择了统合到野村证券的这条出路。

野村综研在研发部门处置上的问题其实也是日本民间智库困境的一个缩影。英美的智库大多依靠以捐赠为基础建立的基金来加以运营和发展,与之不同,日本的民间智库大多都是股份制公司形式,大多通过从母公司获得的“援助金”来维持运营,不足的部分则需要通过向赞助企业收取会费,或承接政府、自治体和企业等的委托研究和调查等来填补经费支出。在日本,由大型企业集团、财团或银行、证券、保险系统的金融机构等出资创办的智库在智库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此类智库以所属的大型企业集团、财团或金融机构为后盾,利用集团企业广布在国内外的分支机构和行业内的强大关系网,以及强大的信息资源和人力资源等优势,在为母体企业集团的自身发展和业务需要提供战略指导和政策咨询等服务的同时,通过向日本政府机构和社会公众以及其他企业提供咨询、接受委托研究等相关业务,还可以提升企业集团的整体影响力和话语权,达到强化与政策制定机构之间的紧密合作关系,树立企业形象,提高社会认知度,拓展市场范围和业务领域的目的。其资金来源,也主要来自于智库所隶属的企业。

上一篇:
下一篇:


友情链接
承办单位:北京市普惠公益民生研究院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甲12号D座
邮编:100036 电话:010-68007379
邮箱:cmsa@cmsa.org.cn
京ICP备202103787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095
版权所有Copyright 民生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