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进出口企业第十一届年会”于2013年1月11日-12日在北京举行。上图为财政部财 政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民生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著名经济学家贾康。
以下为演讲实录:
贾康:大家好!我抓紧时间把自己作为研究者对这个单元讨论主题的看法做个汇报。
这次讨论的时候,商务部同志建议我从税改影响的角度谈谈自己的看法,我们也关注在这方面怎样使财政发挥服务全局、贯彻“十八大”精神的作用。我觉得这个题目上前面两位发言者已经做了很好的表述,在“十八大”以后继续作为政策的亮点所强调的结构性减税方面,郑建新司长和王庆先生都谈到了很多。
我想就税制改革具有的两个侧面做个具体的点评、分析:
第一个侧面,仍然是从企业界朋友最喜欢听的减税方面的探讨。显然在现在应对世界金融 危机冲击和继续发挥我们的潜力,按照“十八大”精神展开新的一轮经济发展过程,要配合上改革这样一个综合考虑之下,税制的改革一定要特别注重把结构性减税空间用足,把这个文 章做好。如果现在从结构性减税的重点来说可以排列出,从进口环节,近两个年度管理部门都发布了,选择性的700种左右,每年都有六七百种进口商品减税具体的调整和规定。
这种选择性的处理显然是结合着我们结构优化导向,我个人认为他包含资源替代、环境替代尽可能适应我们需要的物品。还有特定的民生产品,还要和市场结构有优化作用的东西,也 列入了减税清单。养老、医疗显然要进入国际市场的配套,在心血管病的一些医疗器械方面也明确列在这个清单之内,像支架等等。显然和它有关的企业,就要把这个精神把握好,要仔细的 研究好这个清单和我们自己的生产经营活动有什么样的关联。
另外去年的重头戏,从上海启动,今年肯定要进一步扩大营改增改革的覆盖面,这个改革影响肯定会非常深远,在原来带有重复征税的营业税影响,由克服重复征税机制,改为增值税 的情况下,鼓励企业放开手脚做专业化细分,优胜劣汰,逼着大家升级换代,就会支撑中国在已经形成的高外贸依存度的情况下,更多的立足于国内潜力,扩大内需和提振消费,都应该说已 经上升到基本国策层面。而跟它相关联的营改增的改革,会上连战略、下接地气,促进很多民生事项在这中间得到进一步改善的条件。老百姓在市场上,以后购买的服务和相关商品会有更好 的性价比,同时也是总体上我们在优化结构方面所依赖的长期来看调动活力的带有制度安排色彩的经济杠杆长效机制。
结构性减税里还有对企业创新活动很明显的支持框架,当然在操作和管理方面还要由企业界和管理部门共同做良性推进。比如我们早就看到企业所得税优惠方面有规定,你如果能够认 定企业创新活动R&B的投入具体量值的情况下,我们的政策最高可以得到150%的所得税抵免。投入100块钱的研发资金最高可以得到150块钱所得税抵免,显然是很有力度的激励政策。但在 现实中怎么认定?需要你有比较健全、规范的财务报表,需要跟管理部门有比较好的沟通,促成这样的活动得到相关部门的认定。也不排除在某些情况下,比如去年上半年地方政府财政明显 吃紧的情况下,有些管理环节因为收入压力应该对企业认定的税收抵免等等这些事情拖着不办,这种情况我认为也不能否认。管理方面应该按照政策规定和规范框架,还是应该积极的把这样 的政策落实到位。而企业也应该积极的和管理部门、管理环节沟通,有些事情确实还需要双方更加密切的在信息沟通情况下把好事做实、实事做好。有些短期需要做一些磨合的事情,可以按 照好说好商量的方式来处理。
在某些管理部门确实存在某种欠缺的情况下,也可以以理性的方式据理力争。我也比较直率的说,感觉有些企业的朋友和税务部门打交道是个不愉快的事情,说是门难进、脸难看、话 难听,不排除有些管理环节上有工作作风不好的问题,但长远来看企业和税务管理部门之间是需要有良性互动的。所以我认为,这些政策框架已经明确的事情需要双方努力把它贯彻落实,使 企业真正得到政策支持,希望激励大家更好的调动潜力、推进创新活动的实际效果。
还有个很重要的概念,国家经过大量研究之后确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7个重点,实际上我观察文化创意产业也可以算作类似的,这样7-8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都有明确政策支持的要求 。企业界的朋友、市场主体,凡是和这种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形成一定联系的情况下,要进一步抓紧研究政策条文,争取相关的优惠政策,包括财税方面的优惠政策,能够具体和你的生产经 营对接,得到政策支持者也是政府管理部门的意图,也是企业直接相关的政策条件。这些都和结构性减税这个概念有关。
接着说,我认为企业界朋友也不能只看结构性减税这么一个支持因素,很多情况下企业要进一步发展做大做强,要在减税这样的政策信号和优惠条件给予辅助支持的情况下,更积极的 去争取必要的融资,你要有个自己的生产经营战略,在贯彻落实的情况下,还要搭上融资的条件,特别是中小企业和小微企业,我们的政策框架已经非常明确,像刚才郑司长所说,把小微企 业的起征点从原来5千一下提高到2万,但具体分析每家得到多少实惠呢?我算了算,几百块钱,顶多千把块钱不会太高了,就这些实惠。一个企业得到这么几百块钱、千把块钱的实惠就意味 着可以做大做强吗?一般情况下不是这个事情,需要企业再进一步取得融资的支持,有时候在关键环节上得到几万甚至几十万的融资支持。这样情况下我们就要探讨税收优惠和财税支持条件 ,还有必须争取的政策性融资政策构建,形成配套支持体系,这是企业界朋友心目中应该有个概念的。财政支持之外要注意怎么取得可能的融资支持,这方面当然要得到相关部门的认可,他 会对你有很多具体的考评,包括会计方面等等,这也是促使企业更努力的把自己的事情做好的压力和化压力为动力的环境,这只是说的结构性减税角度的一些观察。
另外一方面,企业界的朋友还应该在心目中对于结构性减税这个概念所对应的概念有所认识,虽然宣传上不会这么说,但我们作为研究者这是无可回避的。结构性减税就意味着不是所 有的税都能减,就意味着逻辑上可能出现结构性增税。税制改革过程中什么事情是可能往上提升的?一个明确的可以提到,资源税是一个实际需要增税的安排,原油(95.45,-0.11,-0.12%)天 然气改了之后税赋是上升的,但从新疆推到西部又推到全国,因为它有两桶油的全覆盖,它在内部有个消化吸收,特别是对下游的一些企业,现在并没有感到特别大的影响。
中国最主要的就是从煤到电的生产,中国75%左右是用煤发出的火电,煤炭资源税是不是应该在这方面跟进改革?大方向上来说应该是确定无疑的,早问这个改革要动。我觉得有远见 的企业朋友应该注意,煤炭如果被资源税改革覆盖以后,对整个产业上中下游影响是怎样的?它的代表品就是煤炭,它的比价价格机制一定有重大影响,它是依法透明可预期的规则,给煤炭 的价格加入了一个税收因子。加进去以后,在开发企业的环节,在上游的初始点上不可能让他们自己竞争把这东西消化掉,这也不是政策的意图,它一定要在竞争中间把税赋,从下游到中间 传导,就要逼着所有市场主体适应新的经济负担,影响经济利益的税赋,来努力发自内心的节能降耗,千方百计的开发节能降耗的工艺和节能产品,这个搞好了就可以在以后的市场竞争中做 大做强,如果不能适应这个变化就有可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有趋向萎缩的风险。这就是通过经济杠杆的作用,产生优化变化,使应有的稀缺性体现出来之后大家努力节能降耗,努力把现在 说了多年的可持续发展这样一个要求,在实际的整个产业全程大循环里面,变成千千万万分散的市场主体内生的一种需求。
如果这个经济杠杆将来一旦成型运作起来,我们的发展可能是低碳化、节能降耗,如果这个事情我们能有一定的先见之明,如果你能捷足先登、占得先机,你一定会进入做大做强的过 程。这个事情,对我们的升级换代、节能降耗是有深远影响的,这也是势在必行的改革。环境税的改革是把所谓排污,你的排放多就要承担更多的,对你来说可能有沉重感的税赋,逼着你想 方设法减排、减污,企业界的朋友在这方面也应该有充分的前瞻性,这就是我们觉得宣传上不会大张旗鼓,但实际上我们心里必须有数的,实际在减税之外也不可避免的有增税色彩的改革。
我作为研究者,如果从企业角度来说,这方面的要领是不是可以这样提?作为市场主体,特别是进出口方面面对国际市场的企业市场主体,我们的生产经营是不是有这么几个可以提炼 的要领:
一个就是要看到大的“取势”,“十八大”之后这么多重要的精神,到企业层面一定要更加实质性的面临贯彻科学发展观的竞争考验,就一定要认清楚结构性减税在升级换代、节能降 耗方面有所作为,企业在这方面不看大势,总体来说很可能陷入到被动和落伍的境地。
接着,企业界的朋友还要有“明道”方面的把握,就是自己在特定的行业、特定的市场定位上怎样把握好自己的战略和策略。优化自己的生产经营战略和策略,这是个动态过程。
再下来一个要点是“借力”,税收优惠给了你一定的幅度和引导推动,要借这种力量。但是从本质上说你如果自己前面的事情,方向感、大势没有掌握好,你自己的生产经营战略错误 有严重错误,怎么借力也是不行的。
接下来还有一点,在不同的企业还有一个“攻专”的要求,面对这么多市场机遇,你毕竟要有一个有限目标突出重点的自己的特别优势,或者核心竞争力和你自己重点吻合,和自己的 核心竞争力对应。
那么我认为,和前面几个要点一起排列下来以后,这个企业的前景就会比较好。我就谈这么几点观点,谢谢大家!
(贾康 中国民生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