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民生研究>>学术文章>>
学术文章
厉以宁:信心与智慧
发布时间:2023-02-27

    厉以宁:第一个问题——信心。
    在当前对民营企业家来说最重要的是信心问题,信心 为什么这么重要呢?因为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最近在散布一些言论,中国经济起色希望不大,根据什么呢?过去的红利都没有了,所谓“红利”就是优势,你过许的优势都没有了,过去有廉 价劳动力所以你有人口红利;过去你土地还比较丰富,现在土地很紧缺了,资源红利也没有了;过去你改革措施曾经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这些改革措施的潜力都已经耗尽了,所以你没有红 利。那你还有什么希望?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不符合中国实际,任何国家在任何发展阶段都有自己的优势,一定的优势随着时间过去,环境变化渐渐消失,但有新的红利跟上去。 
    人口红利,过去我们主要是靠廉价劳动力,现在企业开始转移了,因为中国工资成本越来越高,转到东南亚去,但这是旧人口红利。旧人口红利、廉价劳动力时代结 束是技工时代的开始,技工时代就是中国工人的素质好,中国工人勤劳,刻苦而且守纪律,这是其他东南亚国家所不及的,我们有这样的优势,而我们的工人再加以培训的话,水平不在西方 市场经济国家之下,所以只有靠我们在职工培训方面下大力气,这样新的优势就会来。如果东南亚国家技工也起来,我们进一步可以高级技工转移,他有高级技工,我们向专业转移,这样我 们不断创造新的人口红利。
    资源红利,土地的确现在比过去少多了,也不太容易批下来了,但不要忘记,最大的资源红利在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了科学技术,资源越 来越多,海水淡化,沙漠绿化,草种改良,新能源所有这些都是靠科学技术,只要我们的科学技术跟上去,资源红利就会源源不断地产生。
    改革红利,旧的改革措施 的确发挥一段时间以后它的潜力渐渐淡了,但新的改革措施就来了。十八大明确规定,我们要不断地进行改革,改革最大的红利就在于改革能冲破旧的规则,旧的体制对生产力的束缚,也在 于不断根据情况创造新的改革措施。
    当年我们面临重要的改革措施,也是对我们将来经济发展很大影响的——城镇化。城镇化必须走新路,不能和过去的城镇化想法 一样,人口像西方一样都集中到大城市里。假如学习方的标准80%—90%的话,15亿人口再过一些年住进城市生活质量肯定下降,而且城市有这么多就业机会吗?没有那么快,还有住房,固然 可以带动经济的发展,但是不符合中国的国情,中国的城市化应该分“三步走”:老城区+新城区+新社区。
    老城区,就是现有的老城区,工厂该迁出来迁出来,棚户 区该撤掉撤掉,形成新的商业区;新城区就是工业园、开发区、物流园区等等,同样发展成为现代化的城区,居民也在里面住,这样新城区就有了,而且新城区很多是在镇的周围兴起的;不 要忘记新社区,这几年国家和地方政府建设了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农村实际就是未来的新社区,要进一步园林化,循环经济到来,垃圾回收、污水处理、公共服务到位、社会保障一体化。如 果做到这一点,这就是中国的城镇化。所以,中国的城镇化是当前最大的机遇,在改革的措施带领下,这就带动了经济发展。
    中西部开发就是我们的机遇,也是改革 红利所造成的结果,因为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很多企业正在这样做。西部整个基础设施要大大加强,为民营企业创造很多投资机会。除此以外,还要注意到,中西部开发创造了新市场,随着 中西部购买力的增加,新市场在不断扩大。
    “走出去”是我们的机会,我们利用熟练的技工,这样我们自主创新的成果完全可以开辟新的国外市场。其中很重要的一 点不仅是产品销售和投资,也是和当地居民问题,通过交流,在这点上要向老华侨学习,老华侨当初的情况多艰苦,在那里待那么多年,最后很多人成为当地著名的华人企业家,为什么?因 为他能和当地社会融合在一起,我们要抱团出去才行。这就表明了我们的红利基础存在,关键在于红利来自创造,旧的红利没有了,新的红利还会起来。
    智慧,在当 前的形势下我们一定要有大智慧,“小富靠勤奋,中富靠机遇,大富靠智慧”。现在我们需要做的是,凝聚力来自哪里?企业文化搞什么?企业文化的重点是培育职工的认同感,这就是企业 文化的要点。大家有凝聚力了,认同了,这样就行。同甘共苦,同甘是一个概念,共苦是另一个概念,两个概念是不一样的,别混为一谈。同甘靠制度,在企业发展、盈利的时候要凭制度, 一切凭制度办;共苦靠认同,共苦靠制度也不是完全没有用,但力量是有限的,共苦必须靠认同,大家报成一团,我们凝聚在一起,企业再困难我们一起努力闯过去,这就是一种精神力量, 因为共苦靠制度不容易做到。你不让我走我跳槽,你没办法,该罚钱还罚钱,仍然要走,要有凝聚力要有精神力量。
    要有大智慧:
    1、要有 不断开拓进取的精神,第一代创业者是不容易的,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下他能闯过来,要向第一代在那么艰苦创业的精神学习,中国的民营企业从来都是在夹缝中生存的,最后起来了,应该感 谢80、90年代那些创业者,特别是邓小平南巡讲话以后,现在出现一个名词叫“92派”,“92派”就是一些民营企业家,都是从体制内转到体制外的,邓小平南巡讲话以后,说中国市场经济 要发展,由体制内转到体制外,现在很多这样的民营企业家,他们有自己的过程,但是始终不能忘记开创精神,那种拼命干的精神冲出去就成功了。
    2、大智慧中我 们要“留有余地”,很多事情不要做太满,因为很多医疗不到的事情会发生,要保持资金链的通常,资金链不能断裂,很多人发展,突然金融危机来了他首先出问题就是因为资金链断了,资 金链为什么断了,当时盲目乐观,没有留余地,一下子就出问题。留有余地的情况下能够保持我们在稳健的环境中能够继续成长。
    3、在整个发展过程中我们一定要 形成抱团的精神,抱团“走出去”,抱团过冬,抱团取暖,这都体现企业同行之间相互帮助的精神,我们一定要认识到,民营企业家靠单个力量是不行的,如果能抱团,很多困难就解决了, 我们有这样一些智慧,再加上有信心,中国的前景是乐观的。
    现在我们和以前所处的情况是不一样的,十八大以后,现在的改革应该这样干。一个人身体要健康的话 ,一定要内在机制的完善,内在机制完善是首要的,有病的时候有必要打针吃药,但要以人自身机制为基础,经济也一样,经济现在主要是机制还不完善,不能够本末倒置,宏观经济调控是 重要的,但不能完全依赖于宏观调控,负责依赖于宏观经济调控,忽视市场机制完善,那么我们经济就会像以前一样一会儿经济过热,一会儿经济过冷,摆来摆去。这是不对的,很多问题是 要靠改革来解决,而不是靠宏观调控来解决,宏观调控只能在微调、预调方面。
    现在面临几个大改革,刚才王钦敏同志讲了“市场的完善化”,市场完善化就是说让 企业真正成为市场主体,而不要左一道审批右一道审批,最近有一个民营企业家跟我反映,他建一个项目400个章,这就是去年的事情,盖了400个章,以前没那么多,现在怎么这么多?这实 际是市场还不够完善的表现。
    还有很多问题要改革,也不是靠宏观调控能解决的,国有企业改革实际是两个层次的问题,我们着重的是第二层次的问题,不是第一层 次的问题,第一层次到现在还没动,第二层次国有企业改革,股份制改革、法人治理结构改革是第一层次改革,第二是国有资本配置问题,它的配置要符合整个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管 的是国有资本的配置,哪个行业好,应该投资国有资本的配置,哪个企业不赚钱,国有资本撤走。不能把国有企业的第二层次问题当作国有企业改革,国有企业第一层次的问题还没考虑,究 竟中国的国有资本怎么配置?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中国大部分的分配是在初次分配,不在二次分配,初次分配是基础性的,企业之间是不是有公平竞争环境,这是影 响初次分配,因为初次分配根据西方经济学理论,在企业平等竞争的条件下是初次分配的结果,中国没有,民营企业就不如人,各种身份的歧视,这不能够根据市场竞争结果进行初次分配。 农民最大的收入应该是财产性收入,农民没产权,承包地只有使用权,宅基地只有使用权,连自己盖的房子都没有产权,没房产证。初次分配的不合理,农民为什么没有财产性收入? 
    现在很多工资差别,工资待遇是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稍作修改,这样不调整的话,初次分配没解决的,二次分配能解决这些问题吗?二次分配也重要,也要搞,但二次 分配的重点就在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了,这种情况下,城乡得到社会保障的结果一样。所以有很多改革工作要做。
    我们可以设想,十八大以后 ,在改革体制和改革气氛越来越盛,这样民营经济要有信心,要有智慧。谢谢大家!
   
    主持人庄聪生:非常感谢厉老师给我们做的信心与智慧 的演讲!他告诉我们,信心来自哪里呢?来自对形势的清醒把握,对机遇的深刻把握,只有抓住机遇,我们才能够获得改革的红利,资源的红利。刚才演讲中也告诉我们,在今天转型升级和 资源环境约束的条件下,我们要想获得大的发展必须有大的智慧,相信厉老师的演讲对我们民营企业认清形势,坚定发展信心会有很大的帮助。


(中国民生研究院学术委 员会主任 厉以宁)



友情链接
承办单位:北京市普惠公益民生研究院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甲12号D座  邮编:100036  电话:010-68007379  邮箱:cmsa@cmsa.org.cn
京ICP备202103787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095   版权所有Copyright 民生智库
学术文章
厉以宁:信心与智慧
发布时间:2023-02-27

    厉以宁:第一个问题——信心。
    在当前对民营企业家来说最重要的是信心问题,信心 为什么这么重要呢?因为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最近在散布一些言论,中国经济起色希望不大,根据什么呢?过去的红利都没有了,所谓“红利”就是优势,你过许的优势都没有了,过去有廉 价劳动力所以你有人口红利;过去你土地还比较丰富,现在土地很紧缺了,资源红利也没有了;过去你改革措施曾经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这些改革措施的潜力都已经耗尽了,所以你没有红 利。那你还有什么希望?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不符合中国实际,任何国家在任何发展阶段都有自己的优势,一定的优势随着时间过去,环境变化渐渐消失,但有新的红利跟上去。 
    人口红利,过去我们主要是靠廉价劳动力,现在企业开始转移了,因为中国工资成本越来越高,转到东南亚去,但这是旧人口红利。旧人口红利、廉价劳动力时代结 束是技工时代的开始,技工时代就是中国工人的素质好,中国工人勤劳,刻苦而且守纪律,这是其他东南亚国家所不及的,我们有这样的优势,而我们的工人再加以培训的话,水平不在西方 市场经济国家之下,所以只有靠我们在职工培训方面下大力气,这样新的优势就会来。如果东南亚国家技工也起来,我们进一步可以高级技工转移,他有高级技工,我们向专业转移,这样我 们不断创造新的人口红利。
    资源红利,土地的确现在比过去少多了,也不太容易批下来了,但不要忘记,最大的资源红利在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了科学技术,资源越 来越多,海水淡化,沙漠绿化,草种改良,新能源所有这些都是靠科学技术,只要我们的科学技术跟上去,资源红利就会源源不断地产生。
    改革红利,旧的改革措施 的确发挥一段时间以后它的潜力渐渐淡了,但新的改革措施就来了。十八大明确规定,我们要不断地进行改革,改革最大的红利就在于改革能冲破旧的规则,旧的体制对生产力的束缚,也在 于不断根据情况创造新的改革措施。
    当年我们面临重要的改革措施,也是对我们将来经济发展很大影响的——城镇化。城镇化必须走新路,不能和过去的城镇化想法 一样,人口像西方一样都集中到大城市里。假如学习方的标准80%—90%的话,15亿人口再过一些年住进城市生活质量肯定下降,而且城市有这么多就业机会吗?没有那么快,还有住房,固然 可以带动经济的发展,但是不符合中国的国情,中国的城市化应该分“三步走”:老城区+新城区+新社区。
    老城区,就是现有的老城区,工厂该迁出来迁出来,棚户 区该撤掉撤掉,形成新的商业区;新城区就是工业园、开发区、物流园区等等,同样发展成为现代化的城区,居民也在里面住,这样新城区就有了,而且新城区很多是在镇的周围兴起的;不 要忘记新社区,这几年国家和地方政府建设了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农村实际就是未来的新社区,要进一步园林化,循环经济到来,垃圾回收、污水处理、公共服务到位、社会保障一体化。如 果做到这一点,这就是中国的城镇化。所以,中国的城镇化是当前最大的机遇,在改革的措施带领下,这就带动了经济发展。
    中西部开发就是我们的机遇,也是改革 红利所造成的结果,因为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很多企业正在这样做。西部整个基础设施要大大加强,为民营企业创造很多投资机会。除此以外,还要注意到,中西部开发创造了新市场,随着 中西部购买力的增加,新市场在不断扩大。
    “走出去”是我们的机会,我们利用熟练的技工,这样我们自主创新的成果完全可以开辟新的国外市场。其中很重要的一 点不仅是产品销售和投资,也是和当地居民问题,通过交流,在这点上要向老华侨学习,老华侨当初的情况多艰苦,在那里待那么多年,最后很多人成为当地著名的华人企业家,为什么?因 为他能和当地社会融合在一起,我们要抱团出去才行。这就表明了我们的红利基础存在,关键在于红利来自创造,旧的红利没有了,新的红利还会起来。
    智慧,在当 前的形势下我们一定要有大智慧,“小富靠勤奋,中富靠机遇,大富靠智慧”。现在我们需要做的是,凝聚力来自哪里?企业文化搞什么?企业文化的重点是培育职工的认同感,这就是企业 文化的要点。大家有凝聚力了,认同了,这样就行。同甘共苦,同甘是一个概念,共苦是另一个概念,两个概念是不一样的,别混为一谈。同甘靠制度,在企业发展、盈利的时候要凭制度, 一切凭制度办;共苦靠认同,共苦靠制度也不是完全没有用,但力量是有限的,共苦必须靠认同,大家报成一团,我们凝聚在一起,企业再困难我们一起努力闯过去,这就是一种精神力量, 因为共苦靠制度不容易做到。你不让我走我跳槽,你没办法,该罚钱还罚钱,仍然要走,要有凝聚力要有精神力量。
    要有大智慧:
    1、要有 不断开拓进取的精神,第一代创业者是不容易的,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下他能闯过来,要向第一代在那么艰苦创业的精神学习,中国的民营企业从来都是在夹缝中生存的,最后起来了,应该感 谢80、90年代那些创业者,特别是邓小平南巡讲话以后,现在出现一个名词叫“92派”,“92派”就是一些民营企业家,都是从体制内转到体制外的,邓小平南巡讲话以后,说中国市场经济 要发展,由体制内转到体制外,现在很多这样的民营企业家,他们有自己的过程,但是始终不能忘记开创精神,那种拼命干的精神冲出去就成功了。
    2、大智慧中我 们要“留有余地”,很多事情不要做太满,因为很多医疗不到的事情会发生,要保持资金链的通常,资金链不能断裂,很多人发展,突然金融危机来了他首先出问题就是因为资金链断了,资 金链为什么断了,当时盲目乐观,没有留余地,一下子就出问题。留有余地的情况下能够保持我们在稳健的环境中能够继续成长。
    3、在整个发展过程中我们一定要 形成抱团的精神,抱团“走出去”,抱团过冬,抱团取暖,这都体现企业同行之间相互帮助的精神,我们一定要认识到,民营企业家靠单个力量是不行的,如果能抱团,很多困难就解决了, 我们有这样一些智慧,再加上有信心,中国的前景是乐观的。
    现在我们和以前所处的情况是不一样的,十八大以后,现在的改革应该这样干。一个人身体要健康的话 ,一定要内在机制的完善,内在机制完善是首要的,有病的时候有必要打针吃药,但要以人自身机制为基础,经济也一样,经济现在主要是机制还不完善,不能够本末倒置,宏观经济调控是 重要的,但不能完全依赖于宏观调控,负责依赖于宏观经济调控,忽视市场机制完善,那么我们经济就会像以前一样一会儿经济过热,一会儿经济过冷,摆来摆去。这是不对的,很多问题是 要靠改革来解决,而不是靠宏观调控来解决,宏观调控只能在微调、预调方面。
    现在面临几个大改革,刚才王钦敏同志讲了“市场的完善化”,市场完善化就是说让 企业真正成为市场主体,而不要左一道审批右一道审批,最近有一个民营企业家跟我反映,他建一个项目400个章,这就是去年的事情,盖了400个章,以前没那么多,现在怎么这么多?这实 际是市场还不够完善的表现。
    还有很多问题要改革,也不是靠宏观调控能解决的,国有企业改革实际是两个层次的问题,我们着重的是第二层次的问题,不是第一层 次的问题,第一层次到现在还没动,第二层次国有企业改革,股份制改革、法人治理结构改革是第一层次改革,第二是国有资本配置问题,它的配置要符合整个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管 的是国有资本的配置,哪个行业好,应该投资国有资本的配置,哪个企业不赚钱,国有资本撤走。不能把国有企业的第二层次问题当作国有企业改革,国有企业第一层次的问题还没考虑,究 竟中国的国有资本怎么配置?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中国大部分的分配是在初次分配,不在二次分配,初次分配是基础性的,企业之间是不是有公平竞争环境,这是影 响初次分配,因为初次分配根据西方经济学理论,在企业平等竞争的条件下是初次分配的结果,中国没有,民营企业就不如人,各种身份的歧视,这不能够根据市场竞争结果进行初次分配。 农民最大的收入应该是财产性收入,农民没产权,承包地只有使用权,宅基地只有使用权,连自己盖的房子都没有产权,没房产证。初次分配的不合理,农民为什么没有财产性收入? 
    现在很多工资差别,工资待遇是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稍作修改,这样不调整的话,初次分配没解决的,二次分配能解决这些问题吗?二次分配也重要,也要搞,但二次 分配的重点就在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了,这种情况下,城乡得到社会保障的结果一样。所以有很多改革工作要做。
    我们可以设想,十八大以后 ,在改革体制和改革气氛越来越盛,这样民营经济要有信心,要有智慧。谢谢大家!
   
    主持人庄聪生:非常感谢厉老师给我们做的信心与智慧 的演讲!他告诉我们,信心来自哪里呢?来自对形势的清醒把握,对机遇的深刻把握,只有抓住机遇,我们才能够获得改革的红利,资源的红利。刚才演讲中也告诉我们,在今天转型升级和 资源环境约束的条件下,我们要想获得大的发展必须有大的智慧,相信厉老师的演讲对我们民营企业认清形势,坚定发展信心会有很大的帮助。


(中国民生研究院学术委 员会主任 厉以宁)

友情链接
承办单位:北京市普惠公益民生研究院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甲12号D座
邮编:100036 电话:010-68007379
邮箱:cmsa@cmsa.org.cn
京ICP备202103787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095
版权所有Copyright 民生智库